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露天栽培草菇技術要點

   日期:2016-04-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8    
 草菇是一種喜高溫高濕的真菌。菌絲所需的溫度為20~40℃,以25~35℃最適宜;子實體可在34~45℃溫度范圍內生長發育。種植草菇最適宜的季節一般分為兩期:立夏至小暑,立秋至白露。

一、栽培料的選用草菇栽培料要求以新鮮、干燥、無霉爛、無變質、無病蟲害感染的稻草、花生秧、甘蔗渣或玉米秸稈為宜。

二、栽培場所選擇可充分利用田頭、山邊、河岸、路旁、庭院四周空閑地作野外菇場,但要靠近水源,地勢稍高處,便于稻草浸水和栽培管理時用水及防止雨季積水。春末或秋初,應選擇向陽的場地;夏季,應選林陰、瓜棚底下或室內栽培,也可利用牛舍、山洞、地下室等作為栽培場所。

三、菇床的整理在所選的栽培場地上,先開好畦面的排水溝,然后整理菇床:翻土15~20厘米,經1~2天日曬后,打碎土粒,除盡雜草。把畦面整理成龜背狀,高約15厘米,中央略壓實,兩旁稍松。菇床寬1~1.2米,長6~7米,床距60~70厘米。

四、稻草堆的捆綁取一束0.5千克左右的干稻草,扎成“8”字型草把。種菇時,將稻草把兒浸于池塘、小溪或引水渠中,邊浸邊踩,使稻草吸足水分直至變軟為止。

五、施足基肥通常每100千克稻草,用干牛糞粉5千克,或雞鴨糞3~5千克,撒于菇床畦面四周,施后與表土混勻,且稍加壓實。在浸草時,每100千克稻草加入3~5千克糞肥,使其增加含氮量,有利于提高產量。

六、建堆播種栽培草菇時,先在菇床距畦邊大約6~7厘米的地方,撒一圈土肥,土肥幅寬10厘米左右。然后沿著土肥圈,堆放第一層浸水后的草把兒。堆放時,草把的彎曲部向外,穗頭蒂朝內,一把一把地緊靠,并壓實,外緣保持整齊。然后,在這層草把兒距邊緣6~7厘米處,按上述方法,再撒一層寬10厘米左右的土肥,并把草菇菌種播于土肥圈上面。按照相同的方法連續疊5~6層,建成草堆。疊堆時,注意用散稻草填充中間,并踩實。當疊到最后一層時,頂部要整平踩實,再撒上土肥,播下菌種。整個草堆的草量,春、秋季每堆以150~200千克為宜。

七、播后、出菇的管理播后、出菇前必須踏草,即建堆后3~4天內,每天上下午各在草堆上踩踏1遍,使草把各層之間緊實,這樣有利于保溫保濕。建堆后4~5天,每天下午噴灑適量的水,增加草堆的濕度。出菇期間,每天早晚各噴1次水;陰天少噴或不噴,應使草堆經常保持65%~70%的含水量。出菇時,草堆溫度保持在38~4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之間。每采完一次菇,要進行1次壓草,使草堆保持一定的溫濕度。同時,用30%人糞尿和70%清水,噴灑于草堆和畦旁的土上;也可用0.3%~0.5%的尿素溶液噴施。

春季栽培時,前期如遇冷空氣侵襲,應及時加蓋草苫或蓋薄膜,以保持穩定的溫度。夏季栽培時,由于天氣悶熱,應增加噴水次數。每天翻動草堆3~4次,進行通風降溫,必要時上面用樹枝遮陰。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