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魚"三病"并發癥
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和赤皮病是草魚最容易發生的疾病,對草魚危害最大,并且常常一起并發,故將它們統稱為草魚"三病"并發癥。
爛鰓病癥狀病魚離群獨游,頭部烏黑;鰓充血發炎、腐爛帶有污泥;鰓蓋表皮充血發炎、腐爛,中間部分形成一圓形或不規則的透明小窗。鰓絲腫脹,粘液增多,末端缺損。
腸炎病癥狀病魚離群獨自無力游動,頭部烏黑,有典型的"烏頭瘟"表現,蛀鰭。其典型癥狀還有腹部膨大,肛門紅腫突出,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和膿血流出。
赤皮病癥狀病魚無力,離群獨游,明顯癥狀為腹部兩側發炎,鱗片松動脫落;鰭基充血或糜爛呈掃帚狀,蛀鰭嚴重。
防治措施 投喂的飼料一定要保證質量,切忌投喂霉爛變質的飼料。對草魚"三病"采用外消和內服綜合治療,其治愈率可達90%以上。具體如下:(1)外消藥用量,每立方水體用二溴海因0.4克或二氧化氯0.3克,全箱均勻潑灑,上、下午各1次,連用2天。(2)內服藥用量:每100公斤魚用敗血寧50克和大蒜素20克或氟苯尼考10克或環丙沙星25克。加入面粉制成藥面糊,涼后與鮮嫩青草拌和投喂,連續投喂5天為1療程。
四、肝膽綜合癥
癥狀病魚尾鰭、背鰭的鰭條尖發白,體表無任何明顯癥狀,病魚的口腔及眼球周圍均無明顯癥狀。將活的病魚拎起,有少量血液從鰓蓋下方流出,掀開鰓蓋,鰓部有大量的淤血,黏液很多,輕輕刮去淤血和黏液可見鰓絲嚴重充血,但鰓絲卻很完整。
防治措施 (1)投喂配合飼料的養殖戶,應及時降低配合飼料的投喂量,增加投喂一些水草或蘇丹草等植物性飼料,以補充魚類對維生素和組纖維的需求量。(2)用三黃粉和保肝利膽寧拌餌內服,連用3~5天,另外再用維生素拌餌內服,連喂5~7天。
五、中華鳋病
癥狀 嚴重感染時,可引起病魚鰓絲末端發炎、腫脹、發白,翻開鰓蓋,肉眼可見鰓絲末端掛著像白色蠅蛆樣的小蟲(俗稱鰓蛆病)。病魚在水中顯得不安、跳躍或急游,食欲減退或不攝食,魚的尾鰭上葉往往露出水面,故又稱"尾巴病"。
防治措施 一是每50公斤飼料拌和敵百蟲500克,連續投喂3天。二是每立方水體用敵百蟲1克化水全箱潑灑,上、下午各1次。
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和赤皮病是草魚最容易發生的疾病,對草魚危害最大,并且常常一起并發,故將它們統稱為草魚"三病"并發癥。
爛鰓病癥狀病魚離群獨游,頭部烏黑;鰓充血發炎、腐爛帶有污泥;鰓蓋表皮充血發炎、腐爛,中間部分形成一圓形或不規則的透明小窗。鰓絲腫脹,粘液增多,末端缺損。
腸炎病癥狀病魚離群獨自無力游動,頭部烏黑,有典型的"烏頭瘟"表現,蛀鰭。其典型癥狀還有腹部膨大,肛門紅腫突出,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和膿血流出。
赤皮病癥狀病魚無力,離群獨游,明顯癥狀為腹部兩側發炎,鱗片松動脫落;鰭基充血或糜爛呈掃帚狀,蛀鰭嚴重。
防治措施 投喂的飼料一定要保證質量,切忌投喂霉爛變質的飼料。對草魚"三病"采用外消和內服綜合治療,其治愈率可達90%以上。具體如下:(1)外消藥用量,每立方水體用二溴海因0.4克或二氧化氯0.3克,全箱均勻潑灑,上、下午各1次,連用2天。(2)內服藥用量:每100公斤魚用敗血寧50克和大蒜素20克或氟苯尼考10克或環丙沙星25克。加入面粉制成藥面糊,涼后與鮮嫩青草拌和投喂,連續投喂5天為1療程。
四、肝膽綜合癥
癥狀病魚尾鰭、背鰭的鰭條尖發白,體表無任何明顯癥狀,病魚的口腔及眼球周圍均無明顯癥狀。將活的病魚拎起,有少量血液從鰓蓋下方流出,掀開鰓蓋,鰓部有大量的淤血,黏液很多,輕輕刮去淤血和黏液可見鰓絲嚴重充血,但鰓絲卻很完整。
防治措施 (1)投喂配合飼料的養殖戶,應及時降低配合飼料的投喂量,增加投喂一些水草或蘇丹草等植物性飼料,以補充魚類對維生素和組纖維的需求量。(2)用三黃粉和保肝利膽寧拌餌內服,連用3~5天,另外再用維生素拌餌內服,連喂5~7天。
五、中華鳋病
癥狀 嚴重感染時,可引起病魚鰓絲末端發炎、腫脹、發白,翻開鰓蓋,肉眼可見鰓絲末端掛著像白色蠅蛆樣的小蟲(俗稱鰓蛆病)。病魚在水中顯得不安、跳躍或急游,食欲減退或不攝食,魚的尾鰭上葉往往露出水面,故又稱"尾巴病"。
防治措施 一是每50公斤飼料拌和敵百蟲500克,連續投喂3天。二是每立方水體用敵百蟲1克化水全箱潑灑,上、下午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