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魚類無公害養殖技術(下)

   日期:2016-04-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9    
    四、無公害養殖中的疾病防治 

    由于魚類生活在水中,一旦發病不易治療,故無公害養殖魚類疾病防治采取"無病無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針,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長效)和"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漁藥,盡量使所用的藥物發揮最大藥效而藥物的殘留降到最低,力爭使魚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食品的要求。從無公害健康養殖的角度出發,疾病防治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觀察水色和魚的動態及水質變化情況:經常清掃食臺、食場,每半個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每月加注新水二三次,改善水質,提高魚類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無病先防,有病早治 一般在7月底、8月底和9月初每隔15天~20天用每升30毫克的生石灰水全池潑灑,防治魚病;自7月底起每隔20天左右用防治腸炎類等細菌性疾病的藥餌連喂3天。魚類一發病,多出現食欲喪失的癥狀,無法用藥餌治療,但投喂的藥餌對健康魚有預防性作用,故發現疾病應及時治療,否則發病率會迅速增加,給治療帶來困難。 

    3.正確診斷,對癥下藥 魚患病時常會出現一些典型病變,某些寄生蟲病肉眼可觀察到蟲體,對于疾病診斷有幫助。如體表出現蓋印章似的病變常見于腐皮病;鰓絲腐爛、鰓蓋穿孔見于細菌性爛鰓病等。必要時還可結合解剖檢查、實驗室檢查確診。針對疾病準確用藥。 

    4.選擇符合無公害要求的藥物 所選藥物應符合我國《獸藥典》的規定,并盡可能選用中藥,或選用已經臨床試驗、安全性好、品質有保證、殘留量少、殘留時間短的藥物,避免盲目用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和對環境有嚴重破壞的漁藥;嚴禁直接向養殖水域潑灑抗生素或將新近開發的人用新藥作為漁藥的主要或次要成分。無公害養殖禁用的漁藥有40多種,如氯霉素、孔雀石綠、克倫特羅、己烯雌酚、二甲硝咪唑、其他硝墓咪唑類、異煙酰咪唑、磺胺類藥、呋喃唑酮、氟乙酰苯醌和糖肽等。 

    5.內服外用藥物結合使用 細菌性疾病一般都應內服和外用相結合,對于體表寄生蟲感染,一般只需使用外用藥物即可,但有時采用內服給藥也可奏效。另外切忌用藥后見病情好轉就擅自停藥,過早停藥,疾病極易再次發作。 

    6.保證一定的休藥期 在魚產品上市前1個月,停止用藥,以確保產品達到無公害食品標準的要求,這是發展無公害魚類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無公害魚產品的貯運技術 

    首先,包裝容器應堅固、潔凈、無毒、無異味,并具有良好的排水條件,活魚用帆布桶,活魚箱,尼龍袋充氧等,鮮魚用竹筐、木桶、塑料桶、塑料箱等。活魚運輸宜用活魚運輸車,活水船或其他有充氧裝置的運輸設備裝運。鮮魚運輸應采用保溫保鮮措施,冰鮮魚晶溫度應始終維持在0℃~5℃條件下,降溫用冰應符合SC/T9001的規定。運輸工具在裝魚前應清洗消毒,嚴防運輸污染。貯運過程中要輕運輕放,避免擠壓與碰撞,并不得脫水。貯運用水應符合NY5001的規定。(完)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