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谷SM3肉鴨具有生長速度快、耗料少、瘦肉率高、抗病力強等優良特點。近年來,飼養櫻桃谷肉鴨發展迅速,種蛋、苗鴨十分緊俏,各地飼養櫻桃谷SM3肉鴨父母代種鴨場不斷增多,如何養好種鴨,使種鴨產出更多合格的種蛋,從而生產出更多優質商品鴨苗,產生更大規模效益。筆者結合生產實踐,談談種鴨的飼養管理技術。
一、育雛期(0~4周齡)
1.育雛的條件。
(1)溫度。育雛室在雛鴨到時溫度必須達到30~35℃,在28天內逐漸將室內溫度降低到環境溫度。在生產實踐中,育雛溫度的掌握應根據雛鴨的活動狀態來判斷。
(2)濕度。濕度對雛鴨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剛出殼的雛鴨體內含水70%左右,同時又處在環境溫度較高的條件下,濕度過低,往往引起雛鴨輕度脫水,影響健康和生長。當濕度過高時,霉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容易引起雛鴨發病。舍內濕度第1周以60%為宜,有利于雛鴨卵黃的吸收,隨后由于雛鴨排泄物的增多,應隨著日齡的增長降低濕度。
(3)密度。一般1~7日齡按25只/平方米飼養,7日齡后隨著鴨子個體的增大和氨氣的增多而逐漸擴大飼養面積。
(4)飲水。當1日齡鴨到達養鴨場時,因經長距離運輸,可能已經缺水,須要小心處置,迅速分入育雛室內。把幼鴨從箱子里取出后,在放入育雛區之前,將每只鴨子的鴨嘴在飲水器里浸一下,這樣能使幼鴨容易找到水源。初始28天內,每100只鴨子,提供1只飲水器,每天要清洗飲水器。
(5)喂料設備及喂料方法:每100只鴨子1只喂料盤,最初的2天,每100只鴨子另加1只開料盤。隨著日齡的增加,而增加采食面積。根據1~28天喂料量稱出各欄圈所需飼料。
(6)光照。第1天23小時,以后每天減少1小時,至第7天時為17小時,以后每天維持17小時的光照(4:00~21:00時)。
(7)墊料。每天傍晚都要將干凈、無霉爛的稻草均勻地撒到各鴨舍,以保持鴨舍的干燥和鴨子的干凈。
2.分性別飼養。在飼養期間,準確地控制體重是取得最佳種鴨飼養效果的關鍵。公鴨是從遺傳性能和胴體特性角度精心選擇出來的一個種系;母鴨是從產蛋能力的角度選育出來的一個雜交種系。公鴨與母鴨相比在體重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為了能夠準確控制這兩種顯然不同體系種鴨的生長體重,在20周齡前要將公鴨與母鴨分別飼養。1日齡的公鴨(標志:在腿的外爪上有一開叉)飼養在育雛區后,同時公鴨母鴨要以4.5∶1的比例,放入母鴨(這些就是蓋印母鴨)。應注意的是:公鴨必須與蓋印母鴨一起飼養,目的是使公鴨在生長過程中,有“性的記憶”。將剩余的母鴨平均分開,飼養在育雛欄圈內。
二、育成期(4~18周齡)
1.溫度。自然溫度即可,如在冬季氣溫0℃以下,需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如裝壁簾和加干燥的墊料等。2.飲水。每250~300只鴨子提供一個2米長的飲水槽(至少每只鴨子1.5厘米的飲水空間)、水質要達到飲用水標準,每周要定期清洗并消毒飲水槽。
3.喂料設備及喂料方法。全室內飼養的種鴨,必須將飼料撒在塑料布上供鴨子采食,塑料布面積隨著鴨子體重的增加而增加;以鴨子采食時不擁擠為宜。
4.稱重。從4周末開始,每周早晨空腹稱重,然后根據平均體重和生長期標出體重的曲線圖,調整喂料量。體重控制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今后種鴨的產蛋量和孵化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種鴨在第8周的體重易超指標,要特別注意。在整個育成期要保持鴨群接近標準體重±2%。
5.限飼技術。
(1)在進行限制飼養時,由于喂料量的減少,種鴨常處于饑餓狀態,喂料時爭搶激烈,假如飼槽的位置不夠,有的種鴨必定會吃不夠或搶不到食,影響鴨群的正常體重和群體的整齊度。所以,對于限制飼養的種鴨,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采食、飲水的位置,每只鴨應提供15~20厘米長度的飼槽位置,水槽為10~15厘米長,要求在喂料時做到幾乎每只鴨能同時吃到飼料。如果飼槽的長度不夠,也可把飼料撒在干燥的地面上進行飼喂。
(2)每群鴨每日的喂料量只能在早上一次性投給,這樣可保證每只鴨都能吃到飼料,如果將每日的喂料分成2次或3次投給,搶食能力強的鴨子幾乎每次都比弱的鴨子吃到更多的飼料,影響群體的整齊度。
(3)限制飼養時和限制飼養期間隨時應注意整群,將弱鴨、傷殘鴨分隔成小群飼養,不限飼或少限喂料量,直到恢復正常再放回限制飼養群內。
三、產蛋前期(18~25周齡)
1.喂料設備和喂料方法。每250只鴨子一個2米長、兩邊進料的喂料箱,喂料箱必須帶有蓋子,以便控制喂料,每星期增加喂料時間,以便在21周時,喂料時間達到每天7小時。
2.光照。每天17小時光照。光照時間不得隨意變動。
3.交配比例。在18~20周任一時間,將公母鴨以1∶5的比例混合飼養。
4.飼養管理要點。
(1)產蛋前期種鴨的選擇。在18~20周齡時對種鴨進行選擇,重點是淘汰多余的公鴨,而母鴨主要是淘汰體質特別弱的個體,選留后,公母配種比例為1∶5。公鴨選擇的目標是體重指標,要求健康狀態良好,活潑,體形好,羽毛豐滿,雙腳強壯有力。
(2)既要保證種鴨的身體得到充分發育,又要控制種鴨體重的過度增長和性器官的過早發育,適時開產,開產后又能迅速達到產蛋高峰,蛋重符合品種要求。
(3)產蛋前2周把生長發育的日糧改變為產蛋日糧同時增加飼料用量。
五、產蛋期(25周到淘汰)
1.喂料方法。產蛋期種鴨任其自由采食,日采食量隨季節的轉換而有高低,一般為180~250克。一般每天維持7小時的喂料時間至蛋重量穩定在90克,如蛋重達不到90克,則需要延長喂料時間。
2.光照。每天17小時的光照,如遇夏季炎熱季節,則需要延長1個小時光照。
3.公母比例。整個產蛋期,1只公鴨配5只母鴨,如各欄種鴨調整則公母比例也會做相應的調整。
4.種蛋的收集。母鴨的產蛋時間集中在凌晨1點到5點。隨著母鴨產蛋日齡的延長,產蛋時間稍稍推遲。種蛋的收集越及時,種蛋愈干凈,破損率愈低。初產母鴨產蛋時間比較早,可在凌晨4點開燈撿第一次蛋。以后每小時撿一次蛋。如果飼養管理正常,幾乎在7點以前產完蛋,產蛋后期,母鴨的產蛋時間可能集中在5點到6點。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及時撿蛋,可避免種蛋受 熱或受涼,可提高種蛋的品質,收集好的種蛋應及時進行消毒,然后送入蛋庫貯存。
一、育雛期(0~4周齡)
1.育雛的條件。
(1)溫度。育雛室在雛鴨到時溫度必須達到30~35℃,在28天內逐漸將室內溫度降低到環境溫度。在生產實踐中,育雛溫度的掌握應根據雛鴨的活動狀態來判斷。
(2)濕度。濕度對雛鴨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剛出殼的雛鴨體內含水70%左右,同時又處在環境溫度較高的條件下,濕度過低,往往引起雛鴨輕度脫水,影響健康和生長。當濕度過高時,霉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容易引起雛鴨發病。舍內濕度第1周以60%為宜,有利于雛鴨卵黃的吸收,隨后由于雛鴨排泄物的增多,應隨著日齡的增長降低濕度。
(3)密度。一般1~7日齡按25只/平方米飼養,7日齡后隨著鴨子個體的增大和氨氣的增多而逐漸擴大飼養面積。
(4)飲水。當1日齡鴨到達養鴨場時,因經長距離運輸,可能已經缺水,須要小心處置,迅速分入育雛室內。把幼鴨從箱子里取出后,在放入育雛區之前,將每只鴨子的鴨嘴在飲水器里浸一下,這樣能使幼鴨容易找到水源。初始28天內,每100只鴨子,提供1只飲水器,每天要清洗飲水器。
(5)喂料設備及喂料方法:每100只鴨子1只喂料盤,最初的2天,每100只鴨子另加1只開料盤。隨著日齡的增加,而增加采食面積。根據1~28天喂料量稱出各欄圈所需飼料。
(6)光照。第1天23小時,以后每天減少1小時,至第7天時為17小時,以后每天維持17小時的光照(4:00~21:00時)。
(7)墊料。每天傍晚都要將干凈、無霉爛的稻草均勻地撒到各鴨舍,以保持鴨舍的干燥和鴨子的干凈。
2.分性別飼養。在飼養期間,準確地控制體重是取得最佳種鴨飼養效果的關鍵。公鴨是從遺傳性能和胴體特性角度精心選擇出來的一個種系;母鴨是從產蛋能力的角度選育出來的一個雜交種系。公鴨與母鴨相比在體重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為了能夠準確控制這兩種顯然不同體系種鴨的生長體重,在20周齡前要將公鴨與母鴨分別飼養。1日齡的公鴨(標志:在腿的外爪上有一開叉)飼養在育雛區后,同時公鴨母鴨要以4.5∶1的比例,放入母鴨(這些就是蓋印母鴨)。應注意的是:公鴨必須與蓋印母鴨一起飼養,目的是使公鴨在生長過程中,有“性的記憶”。將剩余的母鴨平均分開,飼養在育雛欄圈內。
二、育成期(4~18周齡)
1.溫度。自然溫度即可,如在冬季氣溫0℃以下,需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如裝壁簾和加干燥的墊料等。2.飲水。每250~300只鴨子提供一個2米長的飲水槽(至少每只鴨子1.5厘米的飲水空間)、水質要達到飲用水標準,每周要定期清洗并消毒飲水槽。
3.喂料設備及喂料方法。全室內飼養的種鴨,必須將飼料撒在塑料布上供鴨子采食,塑料布面積隨著鴨子體重的增加而增加;以鴨子采食時不擁擠為宜。
4.稱重。從4周末開始,每周早晨空腹稱重,然后根據平均體重和生長期標出體重的曲線圖,調整喂料量。體重控制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今后種鴨的產蛋量和孵化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種鴨在第8周的體重易超指標,要特別注意。在整個育成期要保持鴨群接近標準體重±2%。
5.限飼技術。
(1)在進行限制飼養時,由于喂料量的減少,種鴨常處于饑餓狀態,喂料時爭搶激烈,假如飼槽的位置不夠,有的種鴨必定會吃不夠或搶不到食,影響鴨群的正常體重和群體的整齊度。所以,對于限制飼養的種鴨,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采食、飲水的位置,每只鴨應提供15~20厘米長度的飼槽位置,水槽為10~15厘米長,要求在喂料時做到幾乎每只鴨能同時吃到飼料。如果飼槽的長度不夠,也可把飼料撒在干燥的地面上進行飼喂。
(2)每群鴨每日的喂料量只能在早上一次性投給,這樣可保證每只鴨都能吃到飼料,如果將每日的喂料分成2次或3次投給,搶食能力強的鴨子幾乎每次都比弱的鴨子吃到更多的飼料,影響群體的整齊度。
(3)限制飼養時和限制飼養期間隨時應注意整群,將弱鴨、傷殘鴨分隔成小群飼養,不限飼或少限喂料量,直到恢復正常再放回限制飼養群內。
三、產蛋前期(18~25周齡)
1.喂料設備和喂料方法。每250只鴨子一個2米長、兩邊進料的喂料箱,喂料箱必須帶有蓋子,以便控制喂料,每星期增加喂料時間,以便在21周時,喂料時間達到每天7小時。
2.光照。每天17小時光照。光照時間不得隨意變動。
3.交配比例。在18~20周任一時間,將公母鴨以1∶5的比例混合飼養。
4.飼養管理要點。
(1)產蛋前期種鴨的選擇。在18~20周齡時對種鴨進行選擇,重點是淘汰多余的公鴨,而母鴨主要是淘汰體質特別弱的個體,選留后,公母配種比例為1∶5。公鴨選擇的目標是體重指標,要求健康狀態良好,活潑,體形好,羽毛豐滿,雙腳強壯有力。
(2)既要保證種鴨的身體得到充分發育,又要控制種鴨體重的過度增長和性器官的過早發育,適時開產,開產后又能迅速達到產蛋高峰,蛋重符合品種要求。
(3)產蛋前2周把生長發育的日糧改變為產蛋日糧同時增加飼料用量。
五、產蛋期(25周到淘汰)
1.喂料方法。產蛋期種鴨任其自由采食,日采食量隨季節的轉換而有高低,一般為180~250克。一般每天維持7小時的喂料時間至蛋重量穩定在90克,如蛋重達不到90克,則需要延長喂料時間。
2.光照。每天17小時的光照,如遇夏季炎熱季節,則需要延長1個小時光照。
3.公母比例。整個產蛋期,1只公鴨配5只母鴨,如各欄種鴨調整則公母比例也會做相應的調整。
4.種蛋的收集。母鴨的產蛋時間集中在凌晨1點到5點。隨著母鴨產蛋日齡的延長,產蛋時間稍稍推遲。種蛋的收集越及時,種蛋愈干凈,破損率愈低。初產母鴨產蛋時間比較早,可在凌晨4點開燈撿第一次蛋。以后每小時撿一次蛋。如果飼養管理正常,幾乎在7點以前產完蛋,產蛋后期,母鴨的產蛋時間可能集中在5點到6點。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及時撿蛋,可避免種蛋受 熱或受涼,可提高種蛋的品質,收集好的種蛋應及時進行消毒,然后送入蛋庫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