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chǎn)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nóng)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nóng)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稻田套種平菇

   日期:2016-04-20     來源:聚農(nóng)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90    
 在水稻生長發(fā)育期間,利用稻行空間和稻叢蔭蔽下的特殊條件套種平菇,既可為平菇的生長發(fā)育提供適宜的溫濕條件(晝夜溫差大,遮陽好,散射光充足等),使平菇獲得高產(chǎn),又可填補夏季菇少的市場淡季,豐富夏季蔬菜品種,增加稻農(nóng)收入。

一、茬口安排與田塊設(shè)計:水稻品種宜選擇抗倒伏性強、株身高、稈粗、抗稻飛虱的品種為宜。播種期在5月下旬,6月下旬移栽,密度只要兩蔸稻間能放24×45厘米聚丙稀塑料菌袋即可,間隔幾株留出一條30厘米以上的走道,作檢查、采菇用。擺菌袋之前,田塊應(yīng)挖好圍溝和廂溝,以利排、灌水。

?二、平菇品種的選擇:平菇原種制作一般在6月下旬,栽培種制作在7月下旬,栽培袋制作在8月下旬。品種應(yīng)選用高溫型菌株,如831,三峽13號,HP-1和鳳尾菇,也可選用廣溫型平菇如三峽1號等。

?三、制袋與發(fā)菌:1、培養(yǎng)料配方。配方一:棉殼89%,玉米粉3%,石膏粉2%,進口復(fù)合肥1%,石灰粉5%(兌水拌料)。配方二:稻草79%,麥麩10%,玉米粉3%,復(fù)合肥1%,石膏粉2%,石灰5%(兌水拌料)。上述兩個配方中均另加0.2%多菌靈,含水量62-65%。每袋裝干料1-1.2公斤。

?2、堆料發(fā)酵。選擇新鮮無霉變的棉殼或金黃色稻草在陽光下曝曬2天,殺滅雜菌和蟲害,然后將上述配方中原料混合均勻,用石灰水拌料,料水比1∶1.6。再做成寬1.5米、高1.2米、長不限的料堆。周圍蓋薄膜,頂部蓋稻草,如遇雨天可用薄膜蓋,不讓雨水流入料內(nèi)。2-3天后翻堆一次,使料上、下、里、外調(diào)換位置。再堆2-3天,仍需覆蓋。

?3、裝袋接種。裝袋前在料堆四周用1∶1000倍敵敵畏和1∶100倍甲酚皂藥液將料和場地均勻噴一遍,進一步殺滅蟲害,去掉氨味,搞好場地環(huán)境消毒。裝袋時料要裝緊,裝至距袋兩端各留5厘米即可,然后用2-2.5厘米直徑木棒在料中央打一洞,貫穿兩頭,用菌種將洞填滿,兩頭料面各播一層菌種,套上套環(huán),蓋上兩層牛皮紙,用繩扎緊,置于陰涼室內(nèi)發(fā)菌。發(fā)菌期間應(yīng)經(jīng)常檢查料溫變化和菌絲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雜菌及時檢出,注意通風和翻袋,約20天可長滿菌絲。

?四、菌袋下田后的管理:菌絲長好發(fā)足后,此時正好是水稻封行抽穗完成,具備了遮陽保溫條件,將已長好的菌袋搬入稻田進入出菇階段管理。菌袋搬入稻田前,一是要把圍溝、廂溝開好,排干積水(以后進行濕潤管理);二是應(yīng)重治一次稻飛虱;三是將菌袋套環(huán)等去掉,將袋口挽至料平;四是菌袋擺放好后,灌一次大水,水淹菌袋不超過1/3,3-5小時排干,然后促使原基形成。后期的水分管理主要以勤灌勤放為原則。采用干濕交替的管理辦法,1周后可采收頭潮菇。采收一潮菇后,再灌一次大水,經(jīng)24小時后排水,便進入二潮菇的管理,10天左右可采收二潮菇。這樣共可收3-4潮菇,一直到水稻收割,如果菌袋還能出菇,可搬到其它場所埋土再出菇或者用于栽培雞腿菇。

?每畝稻田一般可排放4000袋,每畝可產(chǎn)鮮平菇6000多公斤。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shù)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shù)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聚農(nóng)網(wǎng)  |  會員服務(wù)  |  網(wǎng)站建設(shè)  |  廣告服務(wù)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