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癥狀:發病時葉片變黃萎蔫,假鱗莖變細扭曲,后根系爛腐,植株上表皮、下表皮及維管束出現環狀紫紅色,后根莖也變紫紅色。病情嚴重時,假鱗莖常發生腐爛,別于立枯絲核菌引起的根腐病。
發病特點: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為尖鐮孢菌。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或肥料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水及農事操作傳播,從植株根或莖基部傷口侵入,經幾天潛育即發病。土溫28℃,土壤潮濕或連作或移栽時傷根多、植株長勢弱易發病。酸性土壤及線蟲危害產生傷口利于發病,21℃以下或高33℃,病情停滯下來。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徹底燒毀病殘體,防止病殘物傳染,再種蘭花時需另換新盆和新土,盆土應進行高溫消毒。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藥,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10%治萎靈水劑300倍液,12.5%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300倍液。
發病特點: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為尖鐮孢菌。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或肥料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水及農事操作傳播,從植株根或莖基部傷口侵入,經幾天潛育即發病。土溫28℃,土壤潮濕或連作或移栽時傷根多、植株長勢弱易發病。酸性土壤及線蟲危害產生傷口利于發病,21℃以下或高33℃,病情停滯下來。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徹底燒毀病殘體,防止病殘物傳染,再種蘭花時需另換新盆和新土,盆土應進行高溫消毒。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藥,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10%治萎靈水劑300倍液,12.5%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3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