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豆遮陽栽培竹蓀技術

   日期:2016-04-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2    
 竹蓀原始栽培以竹屑為原料,栽培產量低(20―30公斤/畝),從2000年起,全國首創采用谷殼為原料栽培并搭蔭棚,畝產量提高到120―150公斤,效益提高4―5倍。從2001年起用大豆遮陽栽培,畝產量為100―150公斤,省去遮蔭棚,可節約木材3―5立方米,畝均降低成本600元。2004年示范1000畝成功后在泰寧縣大力推廣,每年種植面積2000多畝,其中2005年產值達156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采用大豆遮陽栽培竹蓀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一、田塊選擇

1.地點要求:排水、澆灌方便的半陰半陽地點。

2.土質要求:土壤肥沃疏松,不易板結,團粒結構好的微酸性壤土。

3.田塊要求:栽培田塊近3―4年未種竹蓀,且上年上游幾丘未種竹蓀的田塊。

二、整畦

播種前7―15天除雜蘋,棄雜物,犁地翻土,曬白數日后整畦,畦床上寬30厘米,底寬70厘米,高45―50厘米,溝寬25―30厘米,長視田塊而定。

三、培養料準備

谷殼準備可常年進行,采用100%谷殼栽培,播種時用水將谷殼浸濕、浸透,含水量可達65%一75%。

四、菌種選擇

1.菌株選擇:竹蓀D優42號。

2.菌種要求:菌絲白色,菌絲粗呈束狀,氣生菌絲濃密,菌齡60―70天。

五、播種

1.播種期2―5月均可,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日以后開始播種。

2.方法:采用層播,從畦面開溝,寬10厘米,深15厘米,溝底先鋪谷殼厚5厘米;再播一層菌種(一般畝用菌種量700袋),上再蓋谷殼厚10厘米,并覆土3―5厘米,播種完后畦面蓋稻草厚2厘米左右進行保溫、保濕和防草。

3.大豆套種:播種期,在驚蟄后播種,套種可在竹蓀畦面直接穴播種植,規格春大豆單行穴播株距為25―30厘米,黃豆穴播株距為20―25厘米。

六、管理

1.溫度:按自然條件。

2.水分:一般可按自然條件。①連續晴天一星期可以適當噴水保濕;②遇干旱年份可灌跑馬水浸泡L3小時;③及時排澇,雨季來臨之前要挖好栽培場所四周排水溝,排水溝要比畦溝深30厘米以上,及時排水,以避免料床底部囚含水量過高而造成厭氧發酵,導致培養料發黑。

菌絲生長:菌種播種后經35―40天長滿培養料,再經15天菌索生理成熟,并爬上覆土,再經15―20天菌球形成,菌球出現直至子實體形成,直至采收大約還需30天,即一般在5月底6月初開始采摘。

七、采收

當竹蓀菌裙達到最大開張時及時采摘。采收時最好用小刀割菌托基部菌索。為提高竹蓀產品質量,可在竹蓀子實體未撒裙之前就采下,馬上用小刀切去蓋頂2―3毫米,再向菌蓋上輕輕縱切一刀,剝離掉菌蓋污綠色組織,棄掉菌托,置于竹制筐帶回,待菌裙正常放裙后置于鋪放紗布的竹篩上進行鼓風烘干。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