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病防治要堅持養(yǎng)防結合,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現(xiàn)介紹常見鴿病的防治技術:
1.新城疫: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鴿新城疫,是威脅養(yǎng)鴿業(yè)的主要疫病之一。防治主要是在7~10日齡用雞Ⅱ或克隆30弱毒苗點眼、滴鼻免疫,25~30日齡用雞Ⅳ或克隆30點眼、滴鼻,同時注射鴿滅活苗。以后根據(jù)抗體檢測進行適時免疫。
2.鴿痘:主要見頭部、眼瞼、嘴部、肛門等部位黃色凸起。預防:刺種鴿痘弱毒疫苗。治療:先從根部摘除痘瘡,用2%~4%的硼酸水洗滌,再涂上碘酒或紫藥水,同時飼料或飲水中添加0.24%的金霉素,并增加多維素,尤其是維生素A。
3.鴿副傷寒:病鴿呈眼瞼浮腫,糞便稀,尾部羽毛污穢身體逐漸消瘦,體弱。治療:用金霉素、磺胺嘧啶加抗菌增效劑(5∶1),按0.5%的比例混于飼料中,連用5天。
4.鴿霉形體病:主要特征是病鴿鼻流出黏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口腔和喉部發(fā)炎,夜間常聽到"咯咯"喘氣聲。防治:(1)肌肉注射鏈霉素100毫克/公斤、慶大霉素1萬單位等;(2)0.08%泰樂菌素、0.02%紅霉素飲水給藥,連用3~5天;(3)0.04%~0.08%金霉素、土霉素、0.01%~0.02%強力霉素拌料,連用3~4天。
5.傳染性鼻炎:病鴿兩側眼結膜發(fā)炎,并有黏液性膿性分泌物。防治:避免應激因素刺激,治療同霉形體病。
6.鵝口瘡(捻珠菌病):俗稱生黃,是鴿常見的真菌性傳染病。防治:可用酒精棉球或明礬水涂擦口腔及咽喉部附近的假膜,輕輕抹去病灶上的干酪狀物。若有黃色結痂,可用鑷子或刀片將結痂剔除,再涂上碘酒,并服用土霉素,幼鴿半片,成鴿1片,同時,用1∶2000的硫酸銅溶液代替飲水,隔天給藥,連用3天。
7.球蟲病:病鴿機體消瘦,排黏液、水樣綠色帶臭稀糞,常因繼發(fā)性細菌感染而死亡。防治:保持生活環(huán)境的干燥、清潔。治療可用增效磺胺,每只40毫克,或0.02%飲水連用7天;目前防治球蟲病的新型藥物均可選用。
1.新城疫: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鴿新城疫,是威脅養(yǎng)鴿業(yè)的主要疫病之一。防治主要是在7~10日齡用雞Ⅱ或克隆30弱毒苗點眼、滴鼻免疫,25~30日齡用雞Ⅳ或克隆30點眼、滴鼻,同時注射鴿滅活苗。以后根據(jù)抗體檢測進行適時免疫。
2.鴿痘:主要見頭部、眼瞼、嘴部、肛門等部位黃色凸起。預防:刺種鴿痘弱毒疫苗。治療:先從根部摘除痘瘡,用2%~4%的硼酸水洗滌,再涂上碘酒或紫藥水,同時飼料或飲水中添加0.24%的金霉素,并增加多維素,尤其是維生素A。
3.鴿副傷寒:病鴿呈眼瞼浮腫,糞便稀,尾部羽毛污穢身體逐漸消瘦,體弱。治療:用金霉素、磺胺嘧啶加抗菌增效劑(5∶1),按0.5%的比例混于飼料中,連用5天。
4.鴿霉形體病:主要特征是病鴿鼻流出黏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口腔和喉部發(fā)炎,夜間常聽到"咯咯"喘氣聲。防治:(1)肌肉注射鏈霉素100毫克/公斤、慶大霉素1萬單位等;(2)0.08%泰樂菌素、0.02%紅霉素飲水給藥,連用3~5天;(3)0.04%~0.08%金霉素、土霉素、0.01%~0.02%強力霉素拌料,連用3~4天。
5.傳染性鼻炎:病鴿兩側眼結膜發(fā)炎,并有黏液性膿性分泌物。防治:避免應激因素刺激,治療同霉形體病。
6.鵝口瘡(捻珠菌病):俗稱生黃,是鴿常見的真菌性傳染病。防治:可用酒精棉球或明礬水涂擦口腔及咽喉部附近的假膜,輕輕抹去病灶上的干酪狀物。若有黃色結痂,可用鑷子或刀片將結痂剔除,再涂上碘酒,并服用土霉素,幼鴿半片,成鴿1片,同時,用1∶2000的硫酸銅溶液代替飲水,隔天給藥,連用3天。
7.球蟲病:病鴿機體消瘦,排黏液、水樣綠色帶臭稀糞,常因繼發(fā)性細菌感染而死亡。防治:保持生活環(huán)境的干燥、清潔。治療可用增效磺胺,每只40毫克,或0.02%飲水連用7天;目前防治球蟲病的新型藥物均可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