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鷓鴣白痢桿菌病的診治

   日期:2016-04-0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8    
   雞白痢桿菌病是雞群中一種常見的細菌性傳染性疫病,近幾年來在我市的珍禽飼養(yǎng)中時有發(fā)生,對生產危害較大。我市一個體鷓鴣飼養(yǎng)場,雛鷓鴣從第5~15天齡期間發(fā)生白痢桿菌病的病例。現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 發(fā)病情況 

    汕頭市某珍禽養(yǎng)殖專業(yè)場,飼養(yǎng)美國鷓鴣,常年在產母鷓鴣達0.2萬只以上,年出欄肉鷓鴣達3.0萬只以上,生產一直較正常。該場某一批雛鷓鴣在第5~15天齡期間發(fā)生一種,具有很強傳染性的疫病,發(fā)病雛禽大約占總雛禽數的45%,病死率約22%,用多種抗菌藥物治療,療效不佳。 

    2 臨床癥狀 

    種鷓鴣生長發(fā)育情況表現正常,母禽產蛋量與受精率降低,雛鷓鴣從出殼后幾天,開始表現精神委靡,絨毛松亂,翅膀下垂,縮頭頸,閉眼昏睡,不愿走動,擁擠在一起。病初食欲減少,而后停食,多數出現軟嗉囊;腹瀉,排白色漿糊狀稀糞,肛門周圍被糞便污染,有的因糞便干結封住肛門,引起肛門周圍炎癥而疼痛,發(fā)出尖銳的叫聲。病程一般為4~7天,出殼第5~15天齡發(fā)病死亡率最高,死亡率約30%,3周齡以上發(fā)病死亡則很少,耐過禽只生長不良,成為慢性患者或帶菌者。 

    3 病理變化 

    病死禽在近肛門處的腸道發(fā)生臌氣和腫大,內充滿白色漿糊狀稀糞,有的盲腸發(fā)生臌氣腫大,個別見肝臟充血、出血,心肌炎。 

    4 實驗室診斷 

    4.1 涂片鏡檢 無菌操作取病死雛鷓鴣的肝、脾、心血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陰性的直桿狀菌,無莢膜,不形成芽孢,無鞭毛,不具活潑的運動性。 

    4.2 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 無菌操作取上述的肝、脾研碎后進行培養(yǎng)。分別接種于亞硒酸鹽煌綠增菌培養(yǎng)基和SS瓊脂平皿及麥康凱瓊脂平皿,37℃培養(yǎng)48h。結果在SS瓊脂平皿或麥康凱瓊脂平皿上可見無色透明、圓形的光滑菌落。 

    4.2.1 生化反應 分離菌能發(fā)酵葡萄糖、甘露醇,不發(fā)酵乳糖、麥芽糖和衛(wèi)矛醇,產酸,不產生吲哚,不分解尿素,產生硫化氫,還原硝酸鹽,使鳥氨酸迅速脫羧。 

    4.2.2 凝集反應 用接種環(huán)取兩環(huán)因子血清于潔凈玻璃板上,然后用接種環(huán)取少量被檢菌苔與血清混勻,輕輕搖動玻板,于1min內呈明顯凝集反應,生理鹽水對照無凝集反應出現。 

    4.3 血清學試驗 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試驗方法(NY/T536~2002),檢測鷓鴣全血25份,其中發(fā)病雛鷓鴣10份、2月齡以上肉鷓鴣5份、在產母鷓鴣5份,結果出現凝集反應20份,陰性5份。雞白痢多價染色抗原和陰、陽性血清系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研制。 

    5 防治措施 

    5.1 對正在發(fā)生白痢桿菌病的雛禽采用抗菌藥治療。雛禽出殼后第1~3天使用0.4%痢特靈拌料(編注:痢特靈已禁用,可選用其他敏感抗生素代替),持續(xù)7天,然后改用0.2%氟哌酸飲水,連飲4天。對重癥廢食者肌注青霉素和鏈霉素,每次各1萬~3萬單位,1天2次。同時給雛禽添加多維,做好各項清潔衛(wèi)生、消毒工作。 

    5.2 對種禽進行藥物預防,全群用0.1%氟哌酸飲水,連飲10天。 

    5.3 加強對種蛋及孵化室的消毒。種蛋在收集進蛋庫之前及孵化之前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30ml和高錳酸鉀15g進行熏蒸消毒30min。 

    6 討論 

    鷓鴣是一種飼養(yǎng)價值較高的珍禽,具有生長迅速、飼養(yǎng)周期短、生產性能高、飼料報酬高、繁殖力強等特點,是目前我市特禽養(yǎng)殖項目中僅次于鵪鶉生產的第二大珍禽品種,品種以美國鷓鴣為主,年出欄量達30萬只以上。雞白痢桿菌病是雞群中一種常見細菌性傳染性疫病,近幾年來在我市的珍禽飼養(yǎng)中時有發(fā)生,對生產危害較大。對發(fā)生白痢桿菌病的鷓鴣飼養(yǎng)場,要采取正確措施防治。首先應從檢疫入手,將所有種鷓鴣分期分群進行檢疫,每年最少2~3次,淘汰陽性種群,逐步凈化禽群;其次對正在發(fā)生白痢桿菌病的鷓鴣群采用有效的抗菌藥物防治。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