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鯽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筠為首的科研小組應用細胞工程與有性雜交相結合的綜合技術培育出的一種三倍體鯽魚品種,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長速度快、食性廣、抗逆性強、易起捕、耐低溶解氧等特點,目前正在全國進行推廣養殖。筆者根據當地養殖習慣設計了主養湘云鯽苗種搭配放養花鰱(模式1)、湘云鯽苗種與南美白對蝦混養(模式Ⅱ)、主養湘云鯽苗種搭配放養淡水白鯧、草魚、花鰱(模式Ⅲ)、湘云鯽魚種與花白鰱混養當年養成商品魚(模式Ⅳ)等4種養殖模式,進行湘云鯽馴化養殖試驗,并且取得了成功。
一、池塘條件
池塘要求無滲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質清新,面積一般為3畝~10畝,水深以1.5m~2.0m為宜,淤泥厚度不超過20cm。養殖場交通便利,電力充足。池塘背風向陽,四周無高大樹木或房屋遮擋,且以長方形、東西走向為好。每口池塘配備功率為3kW的增氧機1臺。
二、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魚苗放養前10天進行池塘清整,挖掉過多淤泥,保持底泥約10cm左右;用生石灰100kg/畝干池清塘,即將池水基本排干,池底留水深10cm,在池底挖若干個小坑,將生石灰分別放入小坑中溶化成漿,不待冷卻即向池中均勻潑灑。第2天,用鐵耙耙動池塘底泥,使生石灰漿與淤泥充分混合。第3天,用40目篩絹網過濾進水。進水1周后,才能放養魚苗。
三、魚種放養
要求放養體質健壯、大小勻稱、規格整齊的魚種。魚種放養前用3%~5%濃度的食鹽水浸浴消毒。魚苗下池時,要注意溫差,溫差過大會造成魚苗大量死亡。湘云鯽下池時,池水和魚苗袋中水的溫差不能超過2℃,溫差過大則應逐步加以調節,待水溫一致后再下池。
四、養殖模式
模式Ⅰ 主養湘云鯽苗種,搭配放養花鰱,5月上旬放養規格為8000尾/kg的湘云鯽烏仔8000尾/畝,以及規格為2000尾/kg的花鰱2000尾/畝。
模式Ⅱ 湘云鯽苗種與南美白對蝦混養,6月上旬放養南美白對蝦苗種3萬尾/畝,6月下旬放養規格為600尾/kg的湘云鯽苗種3300尾/畝。
模式Ⅲ 主養湘云鯽苗種,搭配放養淡水白鯧、草魚、花鰱,5月初首先放養規格為8尾/kg~10尾/kg的淡水白鯧750尾/畝,6月中旬放養規格為2000尾/kg的花鰱夏花3750尾/畝和規格為2000尾/kg的草魚夏花2500尾/畝,6月下旬放養規格為600尾/kg的湘云鯽875尾/畝。
模式Ⅳ 湘云鯽魚種與花白鰱混養當年養成商品魚,6月上旬放養規格為800尾/kg的湘云鯽1670尾/畝,以及規格為80尾/kg~100尾/kg的花鰱330尾/畝、白鰱90尾/畝。
上述4種放養模式是在當地養殖條件及適時上市期情況下形成的,其中,放養及捕獲都可以提前或延后(淡水白鯧、南美白對蝦必須適時放養和起捕)。同時,在養殖湘云鯽池塘中搭配適量鰱鳙魚種,可以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發揮飼料效能和調節水質,經過試驗總結出鰱鳙放養量應控制在總投放量的20%以內,且最好以鳙魚為主。
五、養殖管理
1.水質調控 池塘精養湘云鯽,養殖密度大,投喂量多,所以管好水質是關鍵。飼養前期(7月 20日以前),每隔10天注入新水1次,每次15cm~20cm;飼養中期,隨著水溫的升高,水體載魚量的增加,魚類代謝加快,水質容易過肥而影響魚類生長,此時應每隔7天換新水1次,每次15cm~20cm,保持水體透明度在25cm~30cm;8月中旬以后,水溫逐漸下降,換水量相應減少。養殖期間,注意適時開啟增氧機,一般晴天中午開而傍晚不開、陰天清晨開而白天不開、連綿陰雨天半夜開。
2飼料及投喂 模式Ⅰ和模式Ⅳ,投喂使用湘云鯽專用飼料,其粗蛋白含量為32%,養殖初期(7月底以前)將專用飼料破碎后投喂。模式Ⅱ和模式Ⅲ,使用自己配制的飼料,粒徑1.5mm~3.0mm,其粗蛋白含量為28%~29%。馴化期間,飼料投喂方式是在湘云鯽苗種下塘后2天內不投喂,迫使其主動攝食;2天后,在池塘向陽處選擇1個投喂點,搭建1個3m左右長的跳板伸向池中作為投喂臺,人站在投喂臺上投喂。馴化時,敲擊木桶、木板等,發出固定的音響信號,同時撒投飼料,使湘云鯽在音響信號條件下攝食到飼料,逐漸形成上浮搶食的習慣。馴化期間,每天投喂4~6次,每次投喂30分鐘~40分鐘,10天~15天可馴化成功。模式Ⅲ中,放養淡水白鯧后就開始投喂飼料,并以投喂養殖淡水白鯧為主。進入湘云鯽正常投喂后,每天投喂4次,且投喂堅持定點、定時、定量和"四看"(看天氣、看水溫、看水質、看魚體攝食情況),每次以魚體攝食到八成飽為止,投喂頻率按"慢、快、慢"進行。根據魚體生長情況,每隔15天調整日投喂量1次,日投喂量為魚體總重的3%~6%。
3.日常管理 每天堅持早、中、晚巡塘3次,發現問題應及時加以解決。為準確掌握湘云鯽的生長情況,每隔15天進行1次體重檢測,以作為調整日投喂量的依據。
4.病害防治 湘云鯽抗病能力較強,一般不易發病,但因為在混養或主養池塘中搭配養殖其它魚類,如果其它魚類患病則也會感染湘云鯽,所以仍需做好病害預防工作。一是一定要做好魚種消毒工作;二是要保持水質清、爽,定期排放老水而加注新水,特別在夏秋高溫季節要勤排勤注,保持水質肥而不老;三是每月用生石灰改良水質1次,放用生石灰15kg/畝,兌水化漿后全池均勻潑灑。
六、養殖產量
模式Ⅰ 5月初放養魚苗,至10月下旬收獲,畝產量約800kg,其中,規格為8尾/kg~10尾/kg的湘云鯽魚種750kg左右,規格為30尾/kg~40尾/kg的花鰱50kg左右。
模式Ⅱ 6月中下旬開始放養到9月中旬收獲,平均畝產量420kg,其中,規格為6尾/kg~8尾/kg的湘云鯽250kg,規格為100尾/kg的南美白對蝦170kg。
模式Ⅲ 5月初開始放養到9月底收獲,畝產量1120kg,其中,規格為0.2kg/尾~0.3kg/尾的湘云鯽190kg,規格為0.6kg/尾~1.0kg/尾的淡水白鯧480kg,規格為6尾/kg~8尾/kg的草魚魚種250kg,規格為16尾/kg~18尾/kg的花鰱200kg。
模式Ⅳ 6月上旬放養至10月底出池,畝產商品魚710kg,其中,規格為0.3kg/尾~0.5kg/尾的湘云鯽650kg,規格為6尾/kg~10尾/kg的花白鰱60kg。
在上述1種養殖模式中,畝平均效益1500元~3800元,并以養殖模式Ⅲ的產量及經濟效益較高,可達到3800元/畝。
一、池塘條件
池塘要求無滲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質清新,面積一般為3畝~10畝,水深以1.5m~2.0m為宜,淤泥厚度不超過20cm。養殖場交通便利,電力充足。池塘背風向陽,四周無高大樹木或房屋遮擋,且以長方形、東西走向為好。每口池塘配備功率為3kW的增氧機1臺。
二、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魚苗放養前10天進行池塘清整,挖掉過多淤泥,保持底泥約10cm左右;用生石灰100kg/畝干池清塘,即將池水基本排干,池底留水深10cm,在池底挖若干個小坑,將生石灰分別放入小坑中溶化成漿,不待冷卻即向池中均勻潑灑。第2天,用鐵耙耙動池塘底泥,使生石灰漿與淤泥充分混合。第3天,用40目篩絹網過濾進水。進水1周后,才能放養魚苗。
三、魚種放養
要求放養體質健壯、大小勻稱、規格整齊的魚種。魚種放養前用3%~5%濃度的食鹽水浸浴消毒。魚苗下池時,要注意溫差,溫差過大會造成魚苗大量死亡。湘云鯽下池時,池水和魚苗袋中水的溫差不能超過2℃,溫差過大則應逐步加以調節,待水溫一致后再下池。
四、養殖模式
模式Ⅰ 主養湘云鯽苗種,搭配放養花鰱,5月上旬放養規格為8000尾/kg的湘云鯽烏仔8000尾/畝,以及規格為2000尾/kg的花鰱2000尾/畝。
模式Ⅱ 湘云鯽苗種與南美白對蝦混養,6月上旬放養南美白對蝦苗種3萬尾/畝,6月下旬放養規格為600尾/kg的湘云鯽苗種3300尾/畝。
模式Ⅲ 主養湘云鯽苗種,搭配放養淡水白鯧、草魚、花鰱,5月初首先放養規格為8尾/kg~10尾/kg的淡水白鯧750尾/畝,6月中旬放養規格為2000尾/kg的花鰱夏花3750尾/畝和規格為2000尾/kg的草魚夏花2500尾/畝,6月下旬放養規格為600尾/kg的湘云鯽875尾/畝。
模式Ⅳ 湘云鯽魚種與花白鰱混養當年養成商品魚,6月上旬放養規格為800尾/kg的湘云鯽1670尾/畝,以及規格為80尾/kg~100尾/kg的花鰱330尾/畝、白鰱90尾/畝。
上述4種放養模式是在當地養殖條件及適時上市期情況下形成的,其中,放養及捕獲都可以提前或延后(淡水白鯧、南美白對蝦必須適時放養和起捕)。同時,在養殖湘云鯽池塘中搭配適量鰱鳙魚種,可以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發揮飼料效能和調節水質,經過試驗總結出鰱鳙放養量應控制在總投放量的20%以內,且最好以鳙魚為主。
五、養殖管理
1.水質調控 池塘精養湘云鯽,養殖密度大,投喂量多,所以管好水質是關鍵。飼養前期(7月 20日以前),每隔10天注入新水1次,每次15cm~20cm;飼養中期,隨著水溫的升高,水體載魚量的增加,魚類代謝加快,水質容易過肥而影響魚類生長,此時應每隔7天換新水1次,每次15cm~20cm,保持水體透明度在25cm~30cm;8月中旬以后,水溫逐漸下降,換水量相應減少。養殖期間,注意適時開啟增氧機,一般晴天中午開而傍晚不開、陰天清晨開而白天不開、連綿陰雨天半夜開。
2飼料及投喂 模式Ⅰ和模式Ⅳ,投喂使用湘云鯽專用飼料,其粗蛋白含量為32%,養殖初期(7月底以前)將專用飼料破碎后投喂。模式Ⅱ和模式Ⅲ,使用自己配制的飼料,粒徑1.5mm~3.0mm,其粗蛋白含量為28%~29%。馴化期間,飼料投喂方式是在湘云鯽苗種下塘后2天內不投喂,迫使其主動攝食;2天后,在池塘向陽處選擇1個投喂點,搭建1個3m左右長的跳板伸向池中作為投喂臺,人站在投喂臺上投喂。馴化時,敲擊木桶、木板等,發出固定的音響信號,同時撒投飼料,使湘云鯽在音響信號條件下攝食到飼料,逐漸形成上浮搶食的習慣。馴化期間,每天投喂4~6次,每次投喂30分鐘~40分鐘,10天~15天可馴化成功。模式Ⅲ中,放養淡水白鯧后就開始投喂飼料,并以投喂養殖淡水白鯧為主。進入湘云鯽正常投喂后,每天投喂4次,且投喂堅持定點、定時、定量和"四看"(看天氣、看水溫、看水質、看魚體攝食情況),每次以魚體攝食到八成飽為止,投喂頻率按"慢、快、慢"進行。根據魚體生長情況,每隔15天調整日投喂量1次,日投喂量為魚體總重的3%~6%。
3.日常管理 每天堅持早、中、晚巡塘3次,發現問題應及時加以解決。為準確掌握湘云鯽的生長情況,每隔15天進行1次體重檢測,以作為調整日投喂量的依據。
4.病害防治 湘云鯽抗病能力較強,一般不易發病,但因為在混養或主養池塘中搭配養殖其它魚類,如果其它魚類患病則也會感染湘云鯽,所以仍需做好病害預防工作。一是一定要做好魚種消毒工作;二是要保持水質清、爽,定期排放老水而加注新水,特別在夏秋高溫季節要勤排勤注,保持水質肥而不老;三是每月用生石灰改良水質1次,放用生石灰15kg/畝,兌水化漿后全池均勻潑灑。
六、養殖產量
模式Ⅰ 5月初放養魚苗,至10月下旬收獲,畝產量約800kg,其中,規格為8尾/kg~10尾/kg的湘云鯽魚種750kg左右,規格為30尾/kg~40尾/kg的花鰱50kg左右。
模式Ⅱ 6月中下旬開始放養到9月中旬收獲,平均畝產量420kg,其中,規格為6尾/kg~8尾/kg的湘云鯽250kg,規格為100尾/kg的南美白對蝦170kg。
模式Ⅲ 5月初開始放養到9月底收獲,畝產量1120kg,其中,規格為0.2kg/尾~0.3kg/尾的湘云鯽190kg,規格為0.6kg/尾~1.0kg/尾的淡水白鯧480kg,規格為6尾/kg~8尾/kg的草魚魚種250kg,規格為16尾/kg~18尾/kg的花鰱200kg。
模式Ⅳ 6月上旬放養至10月底出池,畝產商品魚710kg,其中,規格為0.3kg/尾~0.5kg/尾的湘云鯽650kg,規格為6尾/kg~10尾/kg的花白鰱60kg。
在上述1種養殖模式中,畝平均效益1500元~3800元,并以養殖模式Ⅲ的產量及經濟效益較高,可達到3800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