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chǎn)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nóng)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nóng)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花木種子貯藏技術(shù)

   日期:2016-04-06     來源:聚農(nóng)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131    
 在花木生產(chǎn)過程中,除了隨采隨播,還常要對花木種子進行貯藏,以備翌年或種子歉收年用。如果貯藏不當,極易造成種子失去生命力。根據(jù)種子的特性和貯藏目的不同,貯藏方法有兩類: 
  一、干藏法 把充分干燥的種子貯藏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這類種子一般含蛋白質(zhì)、脂肪多,含淀粉少,種皮致密,含水量低,如松、柏、一串紅、梔子花等。根據(jù)貯藏設(shè)備和貯藏時間的不同,干藏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普通干藏 許多秋收春播的種子如女貞、棕櫚、楓楊、梔子花、千日紅等均適用此法。先使種子干燥至安全含水量后,裝入麻袋或瓷缸中,置于干燥、通風、低溫室內(nèi)。為防種子回潮,可在裝種子的袋、缸四周放生石灰或其他干燥劑。 
  
  2.密封干藏 對種皮薄、易吸濕和需要長期貯藏的種子,應(yīng)使用密封貯藏,如柳、榆等。將種子充分晾曬,使其含水量在10%左右,冷卻后裝入缸、罐或玻璃器皿內(nèi)。裝種子時不可過滿,要留有一定的空間。最后將缸、罐等容器用石蠟密封,必要時在容器內(nèi)放生石灰等吸濕劑。置于低溫干燥的環(huán)境中保存。 
  
  3.種子庫貯藏 將適于干藏的種子置于溫度0℃左右、相對濕度 50%以下的種子庫中,保存期更長、效果更佳。 
  
  二、濕藏法 有些種子的安全含水量高,在高濕環(huán)境下貯藏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如竹柏、銀杏、荷花、睡蓮等。 
  
  1.水藏法 將種子裝在袋內(nèi),放入流水中貯藏。貯藏種子處必須干凈,無淤泥、爛草。在種子四周用木樁圍擋,以防沖走。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蓮、鳳眼蓮等和櫟類樹種的種子適用于水藏法。水藏法只能在冬季河水不結(jié)冰的地方使用,否則易引起凍害。 
  
  2.濕沙掩埋法 將種子埋入濕沙中貯藏的方法。濕沙的體積約為種子體積的3倍。沙的濕度不宜太大:銀杏、樟樹等種子用含水量為1 5%的濕沙,櫟類用30%左右。溫度控制在2℃至3℃為宜,溫度太高種子易發(fā)芽、發(fā)霉,溫度太低會發(fā)生凍害。沙藏時間依花木種類而異:杜鵑30至40天;海棠、黃櫨50至60天,榆葉梅70至90天,蠟梅100天以上。粒小的種子不宜使用此法,因為很難從沙中擇出。 
  
  3.坑藏法 在地勢高、土壤干燥、土質(zhì)疏松的背陽處挖深1至1. 5米的坑,長度和寬度視種子數(shù)量而定。坑底鋪一層石子、粗沙,然后一層濕沙一層種子堆放。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但不出水為宜。離地面20厘米時不再放種子,改為蓋土。為防止種子發(fā)霉,每隔1米豎一把稻草或高粱稈,以利通氣、散熱。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shù)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shù)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聚農(nóng)網(wǎng)  |  會員服務(wù)  |  網(wǎng)站建設(shè)  |  廣告服務(wù)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