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杜鵑幾種常見真菌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日期:2016-04-04     來源:聚農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193    
  常見杜鵑病害中,主要真菌病害有杜鵑白粉病、銹病、灰斑病、疫病、餅葉病等,這些病害主要危害杜鵑的葉片、幼枝、芽和花器,防治不及時常造成很大損失。  

(一)以下病害主要區(qū)別是: 1.杜鵑白粉?。阂话惆l(fā)生在生長中后期,起初為退綠斑,而后長出白色菌絲層,產生大量白粉狀分生孢子層,后期成灰褐色 2.杜鵑銹?。撼跗谌~背點片發(fā)生透明的金色或淺褐色孢子堆,中后期葉片出現(xiàn)黃褐色或紅色葉斑。 3.杜鵑灰斑病(炭疽病):葉斑較大,正面銀灰色,邊緣暗褐色,背面淺褐色,上生突出小黑色。多發(fā)生在日灼、凍害部位。 4.杜鵑疫病:一般主根莖基部變褐腐爛,頂端芽、葉片變褐、彎曲及下垂;嫩枝潰瘍和皺縮,常“死頂”。莖基部潰爛一圈后,上部枝葉片即枯萎。 5.杜鵑餅葉病(葉腫病):受害的嫩葉、新梢、花芽等肥厚腫大,常造成癭瘤(橫切10―20毫米)淺白色,重者葉畸形,新梢叢生,芽成球形,花成臘質癭瘤,病部表面灰白色或粉紅色。  

(二)杜鵑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杜鵑真菌病害的發(fā)生條件是高濕、郁閉,光照不足以及以凍傷、日灼等。其次是連年栽培菌源逐年累加,以及偏施氮肥,澆水過頻。栽培中防治方法主要是①改善杜鵑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強通風透光,減少創(chuàng)傷,更換盆土。施用復合肥料。及時剪除病殘枝條。 ②藥劑防治:對于杜鵑白粉病、銹病,用25%粉銹寧1500倍液防治;或用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防治杜鵑灰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 防治杜鵑疫?。河?%波爾多液;或用0.1―0.2%硫酸銅液噴霧。還可用瑞毒霉6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防治。 防治杜鵑餅葉病:用100―15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0.5度石硫合劑噴霧。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wǎng)  |  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