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玉2006002號
品種名稱:南校202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品種來源:2002年春利用自選的自交系南627與南581組配成的玉米單交種。南627 是利用外引自交系7922與自選自交系6047雜交,用6047回交選育;南581是用自交系515與本地黃雜交選育。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5天,秋季平均90天,幼苗葉鞘淡紫色,葉色濃綠,株型平展,株高253厘米,穗位高94厘米,雄花發達,花藥黃色,花絲粉紅,穗筒型,籽粒黃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觀中,穗軸白色,穗長19.2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長1.8厘米,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數15.1,日產量4.51公斤,千粒重298克,出籽率82.4%,空稈率1.0%,倒伏率7.4%,倒折率0.4%。抗病蟲接種鑒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抗銹病,高抗莖腐病。2005年春季品質測定:容重750克/L,粗蛋白11.33%,粗脂肪4.47%,粗淀粉68.32%,賴氨酸0.31%。
該品種與南校201的區別是節間較長,葉較披垂,果穗較大且粒色較淺。
該品種具有出苗整齊,幼苗長勢旺,植株桿硬粗壯,果穗長、大,葉保綠度高,品質優等優點。缺點是果穗稍欠均勻。
產量表現:參加2003年秋~2004年春兩季篩選試驗平均畝產486.1公斤,比對照種桂單22號增產8.5%。2005年兩季區試平均畝產441.8公斤,比對照種桂單22號增產0.7%,兩年四季試驗平均畝產464.0公斤,比相應對照增產4.6%,增產點次63%;兩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5.2公斤,比對照種桂單22號增產5.6%,增產點次60.0%。
栽培技術要點: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配方施肥N、P、K比例為畝施純氮素15~18公斤,磷素(P2O5)5~6公斤,鉀素15~18公斤。每畝種植3200~3500株,雙行單株種植。重施攻苞肥,后期施壯粒肥。加強病蟲害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全區種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
品種名稱:南校202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品種來源:2002年春利用自選的自交系南627與南581組配成的玉米單交種。南627 是利用外引自交系7922與自選自交系6047雜交,用6047回交選育;南581是用自交系515與本地黃雜交選育。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05天,秋季平均90天,幼苗葉鞘淡紫色,葉色濃綠,株型平展,株高253厘米,穗位高94厘米,雄花發達,花藥黃色,花絲粉紅,穗筒型,籽粒黃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觀中,穗軸白色,穗長19.2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長1.8厘米,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數15.1,日產量4.51公斤,千粒重298克,出籽率82.4%,空稈率1.0%,倒伏率7.4%,倒折率0.4%。抗病蟲接種鑒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抗銹病,高抗莖腐病。2005年春季品質測定:容重750克/L,粗蛋白11.33%,粗脂肪4.47%,粗淀粉68.32%,賴氨酸0.31%。
該品種與南校201的區別是節間較長,葉較披垂,果穗較大且粒色較淺。
該品種具有出苗整齊,幼苗長勢旺,植株桿硬粗壯,果穗長、大,葉保綠度高,品質優等優點。缺點是果穗稍欠均勻。
產量表現:參加2003年秋~2004年春兩季篩選試驗平均畝產486.1公斤,比對照種桂單22號增產8.5%。2005年兩季區試平均畝產441.8公斤,比對照種桂單22號增產0.7%,兩年四季試驗平均畝產464.0公斤,比相應對照增產4.6%,增產點次63%;兩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5.2公斤,比對照種桂單22號增產5.6%,增產點次60.0%。
栽培技術要點: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配方施肥N、P、K比例為畝施純氮素15~18公斤,磷素(P2O5)5~6公斤,鉀素15~18公斤。每畝種植3200~3500株,雙行單株種植。重施攻苞肥,后期施壯粒肥。加強病蟲害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全區種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