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加入WTO,水產品的出口份額逐年加大,國外對水產品殘留要求越來越低,很多防治魚病的化學藥品已不能用于養殖生產,而中草藥無殘留,防治效果好,現已越來越受到水產養殖的重視。現將近年在生產中使用中草藥防治魚類細菌性魚病的方法總結如下。
一、爛鰓病
病原:魚害粘球菌
癥狀:鰓絲腐爛發白帶污泥,鰓絲末端有大量粘液,嚴重時鰓蓋內表中央部分被腐蝕成一個不規則的透明窗(開天窗);病魚身體發黑,尤其是頭部發黑明顯。
流行情況:主要危害草、鯉、青、鳙魚、尤其草魚嚴重
防治:1、魚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2、發病季節用辣蓼粉、烏桕葉拌餌投喂。3、烏桕葉加生石灰水溶液浸泡后全池潑灑。4、用2~3ppm大黃,以3‰20倍氨水浸液后全池潑灑。5、用2~4ppm五倍子煎汁全池潑灑。6、去皮大蒜搗爛、大黃、食鹽各500g,用于500kg魚體重拌料投喂,每日1次,連用7日。
二、腸炎病
病原:腸型點狀氣單胞桿菌
癥狀:肛門外突紅腫;用手輕按腹部,有膿狀液體流出;腹腔內有腹水,腸道明顯充血發炎,后腸尤為明顯;魚體變黑,各鰭充血(故又名黑體或紅鰭病);垂直懸浮于水面,不久即死。鏡檢體表粘液、鰓絲及腸道上發現大量細菌。
流行情況:過去通常在4~8月發生,北方推遲1個月左右。現在已提前到3月份開始發病,甚至全年都有此病發生。江蘇地區近幾年發病較嚴重。所有海淡水水產品種在生長各階段都會發生腸炎,特別是草魚、青魚,4~5月剛開食,攝食水草、螺螄時最易得病
防治:1、堅持四定原則投喂飼料,選擇硬度適合、無霉變的飼料。2、去皮大蒜搗爛、大黃、食鹽(1∶1∶ 1),1500g/500kg魚體重拌料投喂,每日1次,連用7日。3、穿心蓮0.75kg、加食鹽0.25g。
一、爛鰓病
病原:魚害粘球菌
癥狀:鰓絲腐爛發白帶污泥,鰓絲末端有大量粘液,嚴重時鰓蓋內表中央部分被腐蝕成一個不規則的透明窗(開天窗);病魚身體發黑,尤其是頭部發黑明顯。
流行情況:主要危害草、鯉、青、鳙魚、尤其草魚嚴重
防治:1、魚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2、發病季節用辣蓼粉、烏桕葉拌餌投喂。3、烏桕葉加生石灰水溶液浸泡后全池潑灑。4、用2~3ppm大黃,以3‰20倍氨水浸液后全池潑灑。5、用2~4ppm五倍子煎汁全池潑灑。6、去皮大蒜搗爛、大黃、食鹽各500g,用于500kg魚體重拌料投喂,每日1次,連用7日。
二、腸炎病
病原:腸型點狀氣單胞桿菌
癥狀:肛門外突紅腫;用手輕按腹部,有膿狀液體流出;腹腔內有腹水,腸道明顯充血發炎,后腸尤為明顯;魚體變黑,各鰭充血(故又名黑體或紅鰭病);垂直懸浮于水面,不久即死。鏡檢體表粘液、鰓絲及腸道上發現大量細菌。
流行情況:過去通常在4~8月發生,北方推遲1個月左右。現在已提前到3月份開始發病,甚至全年都有此病發生。江蘇地區近幾年發病較嚴重。所有海淡水水產品種在生長各階段都會發生腸炎,特別是草魚、青魚,4~5月剛開食,攝食水草、螺螄時最易得病
防治:1、堅持四定原則投喂飼料,選擇硬度適合、無霉變的飼料。2、去皮大蒜搗爛、大黃、食鹽(1∶1∶ 1),1500g/500kg魚體重拌料投喂,每日1次,連用7日。3、穿心蓮0.75kg、加食鹽0.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