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幾種癥狀相似魚病的肉眼診斷

   日期:2016-04-0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0    
  魚病正確診斷是其治愈的關鍵之一,在缺少儀器輔助診斷的廣大農村,如何用肉眼診斷魚病就顯得尤其重要。魚常見病中有不少癥狀相似、而病原體根本不同,這就迫切要求養殖者掌握一些診斷技巧,用肉眼加以區別診斷,以利盡速治愈。 

    1.魚腸管呈紅色癥狀魚病的診斷 幾種病的病魚腸管都呈紅色,不同之處是:①病毒性腸炎的病魚兼有肌肉、口腔、鰓蓋、鰭條等充血現象,腸壁組織完整,呈間斷性充血,腸粘膜多不腐爛脫落;②細菌性腸炎病病魚口腔、肌肉則沒有充血現象而是腸道粘膜充血發炎,呈紅色或紫紅色,多潰爛化膿,肛門紅腫,腹中有很多乳黃色腹水,輕壓腹部有黃色膿血粘液流出;③鯇內變形蟲病其病魚的癥狀和細菌性腸炎很相似,不過前腸不明顯,主要呈現于后腸。 

    2.腸壁膨大癥狀魚病的診斷 九江頭槽絳蟲病、新棘吻蟲病、鯉棘吻蟲病、球蟲病、許氏絳蟲病和側殖吸蟲病等都有程度不同腸壁膨大或腸道堵塞等癥狀,區別在于:①側殖吸蟲病魚體烏黑、閉口不食或張口不食;②球蟲主要寄生在青魚上。③鯉棘吻蟲和許氏絳蟲也只寄生于鯉魚,不過,前者多寄生于前腸,嚴重者腸發炎、腫脹、潰瘍、腸壁穿孔;④刺棘吻蟲亦主要寄生于草魚。 

    3.體表具白色癥狀魚病的診斷 粘孢子蟲病、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蟲病、微孢子蟲病、鉤介幼蟲病、三代蟲病和水霉病都有程度不一的體表白色癥狀,它們的區別在于:①小瓜蟲病魚體表、鰭條或鰓部布滿很多白色點狀薄膜樣膿泡,近看白點間有充血紅斑點,病蟲死后白點2~3小時消失;②微孢子蟲病魚體表有大小、形狀不一的白點,有灰白色胞囊;③粘孢子蟲病病魚消瘦,體色發黑,離群獨游或焦躁不安而狂游;④白粉病病魚背鰭、尾鰭或背部先后出現白點;隨著病情加重,白點數逐漸增加,最終遍及全身,使整個體表如抹了一層白粉;⑤白皮病病魚白點只出現在背鰭基部或尾柄處,病情發展也只是白點本身的擴大,最后呈現為以背鰭為界的整個后部皮膚的白色,病魚頭朝下,尾鰭向上,與水面垂直,不久病死;⑥水霉病病魚體表長有如棉絮狀菌絲,病魚不安,運動失常,皮膚粘液增多,食欲減退或無,最后衰弱而死;⑦鉤介幼蟲病白點呈三角形并略帶米黃色;若病原寄生在鰓部,鰓絲充血嚴重;⑧三代蟲病病魚體表有大量粘液,可見到細毛狀蟲體在皮膚上活動,嚴重者皮膚上有一層灰白色粘膜,失去原有光澤。 

    4.“烏頭瘟”魚病的診斷 草、青魚腸炎病和細菌性爛鰓病的共有癥狀為病魚體色發黑;爛鰓病魚鰓絲腐爛發白,鰓上常附著污泥和粘液,尖端軟骨外露,嚴重者鰓蓋骨內表皮常腐蝕一塊,從外向里看似一個透明的小窗,又稱“開天窗”,頭部特別烏黑。兩種魚病常發生在同一魚體上,它們的區別為:①青、草魚腸炎病病魚腹部常腫脹且有紅斑,手摸有柔軟感,肛門紅腫,輕壓腹部有乳黃色粘液流出;②細菌性爛鰓病病魚鰓蓋內表皮往往充血。 

    5.急躁不安、狂游亂竄或跳躍癥狀魚病的診斷 這是魚瘋狂病、中華魚蚤病、鲺病、錨頭鳋病及復口吸蟲病的共同表現,其不同之處為:①瘋狂病和中華魚蚤病都是侵害鰱、鳙魚,病魚極度消瘦,頭大尾小。鰱魚病魚脊柱向背部彎曲,整個尾部極度上翹而露出水面,呈波浪形旋轉游,一會兒沉入水底,一會兒露出水面。鳙魚病魚脊柱不變,僅尾鰭上葉常露出水面,病魚僅在水體表面打轉或狂游,肉眼可見鰓絲末端掛著如白色蠅蛆樣的小蟲;②大中華魚蚤只寄生于草魚、青魚鰓部,病魚跳躍不安;③大中華魚蚤病與鲺病都有跳躍現象,但只要細觀鰓蓋,就可見大中華魚蚤病魚鰓絲末端掛有許多白色的小蛆,而鲺病沒有此現象,但可見大的如小指甲、小的有米粒大的蟲體在爬行;④錨頭鳋病和復口吸蟲病病魚也都有急躁不安現象,但前者肉眼可見呈“Y”型(寄生于鯉魚)、“T”型(寄生于鰱、鳙魚)或“H”型(寄生于草魚)的蟲體掛于體表,寄生量大的如穿了蓑衣一樣,所以人們又將該病稱為“蓑衣病”或“針蟲病”。而復口吸蟲病病魚眼球充血或突出,呈乳白色,后期眼球混濁,嚴重的眼球脫落,不僅表現為不安的掙扎,還有頭朝下、尾朝上的顯著癥狀。 

    6.鰓蓋張開狀魚病的診斷 車輪蟲病和指環蟲病等都有這一癥狀,區別在于:①指環蟲病病魚鰓絲為暗灰色或蒼白色,鰓粘液增多,呼吸困難,鰓部明顯浮腫,鰓蓋張開,病魚游動緩慢;②車輪蟲病則為鰓蓋鮮紅,有白頭白嘴癥狀,魚體瘦弱,群體狂游。 

    7.鱗片隆起魚病的診斷此為豎鱗病和鯉嗜子宮線蟲病共有癥狀,不同之處在于:①豎鱗病鱗片隆起度大,嚴重的豎鱗如松球狀,鱗的基部水腫呈半透明的小囊狀,一擠則出水;②鯉嗜子宮線蟲病病魚是一部分鱗片突起,鱗片下盤曲著細長的紅色蟲,輕壓無水流出。 

    8.體表具有紅色、鰭基充血或蛀鰭癥狀魚病的診斷癤瘡病、打印病、赤皮病、錨頭鳋病和腸炎病都有這些癥狀,區別在于:①赤皮病魚鱗脫落,尤以魚體兩側和腹部最為明顯,鰭條折斷,或末端腐爛,鰭條裂開,體表充血發炎或腐爛,上下腭鰓蓋部分充血,呈現塊狀紅斑;②癤瘡病病魚背部兩側有浮腫膿瘡,內充滿膿汁和細菌,膿皰周圍的皮膚和肌肉發炎、充血,手摸有浮腫感;③魚打印病病魚則為在尾柄或腹部兩側有指印狀或橢圓形紅斑,好像在魚體上蓋了紅印章,并由外爛入體內;④錨頭鳋病魚體表可見蟲體,部分鱗片發炎紅腫,其紅點部位有針狀蟲體;⑤腸炎病病魚為肛門紅腫、腹部腫脹,手摸有柔軟感,輕壓腹部有乳黃色液體流出。 

    9.魚浮于水面魚病的診斷 這是魚氣泡病、缺氧和萎癟病的共有現象,區別在于:①氣泡病為魚體漂浮于水面且沉不下去;②缺氧浮頭常發生于夜間至清晨,或悶熱無風、雷雨將至,采取增氧癥狀會很快消失。③萎癟病魚體干瘦、頭大尾小、背似刀刃、活動遲緩、體色發黑、散亂漂浮于水面。 

    10.聚集于池邊周游或頭撞岸邊魚病的診斷 這是跑馬病、泛池和小三毛金藻引起魚中毒共有的現象,不同之處在于:①跑馬病病魚僅是繞池四周狂游,驅之難散;②泛池和小三毛金藻引起魚中毒兩者多發于清晨,病魚有頭向岸邊并靜止不動的現象,不過泛池往往還有大部分魚狂游亂竄或橫臥水面,呈奄奄一息狀;③因小三毛金藻中毒時,病魚游四隅集中,驅之即散,有時還可竄到岸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