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茯苓進入成熟期,搞好采收與加工是茯苓生產的最后一道環節,直接影響其產品質量與銷售價格,因此,搞好茯苓的采收與加工對藥農的增收非常重要。
一、茯苓成熟的標準
茯苓生長期間,窖面土時常出現裂縫,當裂縫填土后10--15天不再出現裂縫,茯苓已經成熟定形;另外,從外皮上看,成熟后的茯苓其外皮呈黃褐色或棕褐色,表皮粗糙,裂紋不見白色;如外皮呈烏黑色,說明茯苓已經過熟,應抓緊起挖。
二、茯苓的采收與加工
起挖茯苓和運輸中應盡量減少傷口,挖回后先將鮮茯苓洗凈泥土,然后在通風的場所用竹板或木板搭起離地面高15厘米臺子,鋪上稻草或松毛,將鮮茯苓按不同起挖的時間和大小分開,分層堆放在草上,四周和上面用稻草覆蓋,每隔1―2天翻動一次,翻動時上下、內外交換位置,使其均勻發汗散發表皮水份,發汗一周左右開始加工,5公斤以上大個茯苓適當延長發汗時間。
加工方法:
l、生切法:第二周繼續發汗,每隔2--3天翻動一次,兩周后,當茯苓表皮長出白色絨毛狀菌絲時,取出擦試干凈,去掉覆蓋的稻草,晾干表皮水份,晾至茯苓表皮起皺紋時,用刀削去黑表皮曬干稱茯芩皮,中間肉質部分用利刀切成一厘米的方丁,方丁均勻一致,曬干即可,如遇陰雨天,以防霉變,需用坑灶焙干,干燥后茯苓丁,用纖維袋規裝后,貯藏備售。
2、熟切法:選擇晴天,將茯苓切成1公斤左右長方體塊,用木甑蒸,蒸籠上氣后,繼續蒸,直至用竹簽扦入獲苓內不沾茯苓粉為度,冷卻后削掉外皮,切成一厘米方的方丁,曬干即可。
一、茯苓成熟的標準
茯苓生長期間,窖面土時常出現裂縫,當裂縫填土后10--15天不再出現裂縫,茯苓已經成熟定形;另外,從外皮上看,成熟后的茯苓其外皮呈黃褐色或棕褐色,表皮粗糙,裂紋不見白色;如外皮呈烏黑色,說明茯苓已經過熟,應抓緊起挖。
二、茯苓的采收與加工
起挖茯苓和運輸中應盡量減少傷口,挖回后先將鮮茯苓洗凈泥土,然后在通風的場所用竹板或木板搭起離地面高15厘米臺子,鋪上稻草或松毛,將鮮茯苓按不同起挖的時間和大小分開,分層堆放在草上,四周和上面用稻草覆蓋,每隔1―2天翻動一次,翻動時上下、內外交換位置,使其均勻發汗散發表皮水份,發汗一周左右開始加工,5公斤以上大個茯苓適當延長發汗時間。
加工方法:
l、生切法:第二周繼續發汗,每隔2--3天翻動一次,兩周后,當茯苓表皮長出白色絨毛狀菌絲時,取出擦試干凈,去掉覆蓋的稻草,晾干表皮水份,晾至茯苓表皮起皺紋時,用刀削去黑表皮曬干稱茯芩皮,中間肉質部分用利刀切成一厘米的方丁,方丁均勻一致,曬干即可,如遇陰雨天,以防霉變,需用坑灶焙干,干燥后茯苓丁,用纖維袋規裝后,貯藏備售。
2、熟切法:選擇晴天,將茯苓切成1公斤左右長方體塊,用木甑蒸,蒸籠上氣后,繼續蒸,直至用竹簽扦入獲苓內不沾茯苓粉為度,冷卻后削掉外皮,切成一厘米方的方丁,曬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