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柞蠶微粒子病上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日期:2016-03-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6    
   柞蠶微粒子病是一種由原生動物寄生蠶體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俗稱"銹病"、"渣子病",可通過胚種傳染和食下傳染給下一代,是影響蠶業持續發展的大敵,尤其是給蠶種繁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2005年柞蠶微粒子病發病極重,據調查,柞蠶種繭的病毒率由0.2%上升為2%左右,種繭合格率由原來的80%下降到40%左右,嚴重地影響了蠶種質量,給蠶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和損失。 

    1 危害程度 

    1.1 種繭質量明顯下降 柞蠶種繭質量的好壞,不但和放養情況、品種純度和繭質好壞有關,最主要的是病毒含量,再好的種繭病毒含量高也不能做種繭。據統計,因微粒子發病重造成降級或轉商的種繭達50%左右,給蠶種繁育單位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2 生產原料繭質量差、產量低 由于微粒子病的上升,蠶農放的大繭產量明顯降低,產繭量比正常年份減產30%左右,而且繭質差。據抽樣調查,大繭病毒率在75%左右。 

    2 上升原因 

    2.1 氣候 氣候條件與微粒子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環境條件可間接影響微粒子病的感染和發病。在氣象因子中,溫、濕度的影響最大,有"熱生老虎,潮生銹"之說,一般高溫、多濕地區發病較重,適溫干燥地區發病較輕。2005年遼寧省因高溫、多雨、多濕的氣候條件,有利于柞蠶微粒子原蟲的存活、增殖和蔓延,造成柞蠶微粒子病大量發生。 

    2.2 病原物 近年來微粒子病不斷上升,病原物無處不在,尤其是蠶種場,本身就是病原物的大本營。病蠶、病繭和病蛾到處都是,稍微管理不當、消毒不徹底,這些病原物就會通過風、雨、昆蟲和人為操作等帶到柞葉或卵面上,造成微粒子病的食下傳染。 

    2.3 蠶種質量 這幾年種繭、種卵銷售快,市場好,粗制濫制比較嚴重。種繭的投種量增加,吃樹程度較重等原因,造成種繭質量不斷下降,蠶的抗性降低,微粒子病發病較重。 

    2.4 櫟粉舟蛾大發生 近2年蠶場柞樹害蟲大發生,尤其是櫟粉舟蛾發生較重。調查發現,微粒子病蟲除寄生柞蠶外,還寄生6科15種鱗翅目昆蟲上,其中櫟粉舟蛾和柞蠶交叉感染特別嚴重,致使柞蠶微粒子病發病較重。 

    柞蠶微粒子病發病的原因很多,還有山場環境條件以及鏡檢漏檢情況等諸多因素,尚需進一步探討。 

    3 防治措施 

    3.1 加強母蛾鏡檢,杜絕母體傳染 鏡檢是檢出微粒子病蛾、杜絕母體傳染的關鍵一環,要嚴把鏡檢關。首先對鏡檢人員和制片人員進行培訓,鏡檢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對每個片子要求上、中、下層都看到,每片看3個視野,不能走馬觀花,為求數量而忽視質量;對制片人要嚴格要求,不能用蛾尿或不成熟卵制片,制片要求準確、清晰。其次采取對檢的方法,即每頭蛾鏡檢2次。第1次由頭部穿刺至腹部,挑出脂肪制片;第2次由腹部2、3環節挑出脂肪制片,分別由2名鏡檢人員檢查;第3次在種卵催青前,每蛾取5粒卵提前給溫出蠶壓片,把漏檢病毒淘汰;最后,小蠶采取單蛾育,即一蛾一墩樹,一眠前每蛾取5頭遲眠蠶壓片鏡檢,淘汰病蛾區。 

    3.2 蠶室、蠶具要徹底消毒 養蠶室、制種室、鏡檢室及蠶具清水洗刷后,用3%的福爾馬林在23~25℃下消毒,最后再用毒消散消毒,防止蠶病傳染。 

    3.3 嚴格處理好病蠶、蛹及蛾等病原物 目選和鏡檢出的病蠶、蛹、蛾、卵及其它病原物,由專人負責清理、消毒。一般病毒蠶、蛹、蛾卵等用火燒掉,病毒片用次氯酸鈉或濃鹽酸消毒,裝病毒蛾的產卵袋用沸水煮后再用,防止微粒子病的傳播蔓延。 

    3.4 藥殺蠶場 在蠶上山前3~7天用殺蟲靈、滴滴畏等普遍噴灑1次蟻場。收蟻后馬上藥殺二把場和窩繭場,控制野生昆蟲和柞蠶交叉感染。春種摘繭后對春蠶場全面噴灑來福靈殺滅柞蠶害蟲和遺留的春繭。 

    3.5 卵面消毒要徹底 種卵在出蠶前用1%的氯化鈉洗卵1分鐘,用清水洗凈后用10%的鹽酸消毒10分鐘,最后用3%的福爾馬林消毒30分鐘,使卵面徹底消毒,并防止再感染。 

    3.6 春、秋蠶場專用 用遠離秋蠶場的工區放養春蠶,在秋蠶場周邊不放春蠶,從而延長去年秋季遺留在蠶場內微粒子孢子的失活時間,切斷接續傳染條件,使孢子失去活力、失去感染柞蠶的能力。 

    3.7 嚴格分區,精心放養 小蠶單蛾育,大蠶雙蛾育,及時淘汰鏡檢弱小蠶,發現微粒子病的蛾區及時移出場外銷毀,防止微粒子病相互傳染。放養要精心,提高柞蠶的抗病力,控制適宜放養量,防止蠶頭過密、吃葉過重。 

    3.8 選用抗病品種 蠶場應繁育抗病性強的品種,提高柞蠶的抗性,減輕發病。 

    總之,柞蠶微粒子病的徹底解決除需要科研部門大力研究外,還需生產部門嚴格管理,認真抓好繁、制種各項技術的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防止柞蠶微粒子病的發生,促進蠶業持續發展。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