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烏魚的人工繁殖技術

   日期:2016-03-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90    
  一、催產烏魚的選擇 

    一是從專池培育的親烏魚池中選擇;二是從烏魚養殖池中選擇年齡二冬齡以上的性成熟烏魚,但比較麻煩。性成熟的雌性烏魚腹部膨大、松軟,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微紅、突出;雄性烏魚身體兩側呈美麗的紫紅色,從背鰭開始自上而下有排列整齊的白色小圓班點。小圓班點越多表明性成熟度越好,生殖孔微紅。 

    二、催產 

    每年的4~7月份當水溫穩定在 20℃以上便可開始催產,催產激素主要使用促黃體素釋放素類似物(以下簡稱LRH)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以下簡稱HCG)。用藥劑量:雌性烏魚為每公斤用LRH-A3,3~6微克或HCG 800~1200國際單位(單獨使用);雄性烏魚用量為雌性烏魚的2/3。催產前期(4~5月),兩種激素混合使用比單一使用效果要好,用量多少,視烏魚性成熟度而定,一般每公斤雌性烏魚用 LRH-A3,4~6微克加HCG600~800國際單位。催產中后期,水溫逐漸升高,用藥量相應減少,單一或混合使用均可。配藥根據催產時間、催產烏魚的總體重確定藥量,然后用生理鹽水或注射用水配成注射液,每尾烏魚注射量視魚體大小而定,一般每尾魚用量1~3毫升,激素現備現用。 

    注射藥物時,把選擇好的烏魚置于塑料盆內,左手用毛布蒙蓋烏魚頭部,右手持針,針頭迅速朝頭部方向與魚體咸45~60度角,從胸鰭基部凹處進針,推進注射液。進針深度0.8~1.5厘米。催產中前期一般采取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雌性烏魚時,用藥量的1/3,間隔12~16小時后,再注射剩余的藥量。雄性烏魚注射一次即可,且在第二次注射雌性烏魚時進行,催產后期烏魚成熟好,一次注射即可。 

    三、產卵 

    因為烏魚產卵前爭奪配偶,而影響產卵和排精,所以采取小格網箱作產卵池比大池多組烏魚混合產卵受精率要高得多。小格網葙用聚乙烯網片制成。規格正方形,面積1平方米、網衣高度1~1.5米,有蓋,這是因為烏魚跳躍能力強,能躍離水面1.5米以上。將制好的小網箱設置在池塘中,箱底離水面深度0.5~1米。 

    把第二次注射后的烏魚放入網箱,每只網箱放雌、雄性烏魚各一尾,然后放一定數量的水草,以備烏魚造巢產卵。產卵時間與水溫高低有關,水溫20~22℃,約需30個小時左右,便開始發情產卵排精;水溫如能保持在23~25℃,約需17~20小時左右。卵集中產并漂浮在魚巢之中,產卵要持續12~15小時才能產完。產卵期間應保持安靜,一旦受到外界驚擾,會立即停止產卵排精。烏魚產卵時間在下半夜最安靜的時候。 

    四、孵化 

    烏魚產卵后,生產規模小的可不捕出烏魚,讓受精卵在網箱內孵化,或捕出烏魚把卵撈出置于塑料盆內放在室內靜水孵化,每升水放受精卵500~1000粒不等;規模生產的可把受精卵置于孵化桶(缸)或孵化環道微流水孵化,每立方米水放受精卵60萬~100萬粒不等。受精后的卵呈金黃色,隨著胚胎發育,逐漸轉為深灰色,未受精的卵逐步變黃,最后呈白色。 

    孵化時間的長短,取決于水溫的高低,水溫22℃時約需60小時孵出魚苗,25~26℃時約需36小時,30℃時約需30小時。 

    魚苗出膜后,依賴吸收自身卵黃囊生長發育,隨著卵黃囊逐漸吸收消失,魚苗開始平游并開口攝食,這個發育過程與水溫有關,約需3~5天,待魚苗平游和攝食,便可放入魚苗池專池培育。孵化期間主要做好以下幾項管理工作: 

    1.靜水孵化。室內塑料盆等靜水孵化,早晚換水1次,換水量最少達到1/2,換水時小心操作,以免卵受到損害。 

    2.水溫盡量保持穩定。換水的水溫差變化不超過12℃,否則會影響孵化率。 

    3.環道或桶(缸)孵化。勤洗刷濾水沙窗,以免網目堵塞,溢卵逃苗。網箱孵化,隔1~2天洗刷網箱1次,保持箱內外水體交換。 

    4.隨時清除未受精或霉變的卵粒。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