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塘魚厭食。當水溫低于15℃時,鳙、鰱、鯇、鯖、鯪、鳊等飼養魚類食欲下降,生長放慢;當水溫低于7℃時,鯇魚即停止攝食,鯪魚還會出現昏迷和死亡。新引進的一些熱帶魚類,其耐寒能力更弱,低溫陰雨對其危害更大,故應采取相應防治措施:當水溫降至15℃時,對鯇、鰱、鳙、鯖、鯪等魚不投精料,只投青料;水溫10℃時,少投或不投青料,但仍可施放適量糞便,但施放數量不宜多,以防水質變劣。
2.防治塘水變黑。春季低溫陰雨和忽冷忽熱天氣,魚塘的藻類大量死亡,水質變壞,水色變黑,嚴重時塘水還會發臭,造成塘水缺氧,塘魚浮頭。遇到持續低溫陰雨而導致水質變劣時,必須注意及時換水(換水15~30cm深),以改善水質。此外,還應按667平方米水面施生石灰7~10kg,有殺菌消毒、凝聚懸浮物質以及中和酸性水體等作用,從而減輕對魚類的危害。
3.防治塘水過瘦。春末連續陰雨天氣,有的魚塘水體可能由青褐色變為井水般清澈透明。其原因:一是水質過肥,水蚤過多或鳙魚放養數量過少。因為鳙魚以水蚤為食料,而水蚤又以浮游植物為食料,水蚤大量繁殖將浮游植物吃掉,塘水就變清了,這對塘魚生長發育不利。其防治措施:及時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解氧,每667平方米水面,用晶體敵百蟲100g化水潑灑,毒殺水蚤:適當加大鳙魚放養密度,適當追施有機肥,促使浮游植物繁殖。
4.防治塘魚針蟲病。持續陰雨天氣,有的"老水"魚塘,鳙、鰱魚容易患針蟲病,嚴重感染此病時,魚體象披上蓑衣一樣,嚴重防礙魚類生長發育。防治措施:每667平方米水面施放豬、牛糞350~400kg,或人糞尿100~150kg;每667平方米水面,投喂酒槽100kg,并用晶體敵百蟲100~150g化水潑灑,每天1次,連續2~3次。
2.防治塘水變黑。春季低溫陰雨和忽冷忽熱天氣,魚塘的藻類大量死亡,水質變壞,水色變黑,嚴重時塘水還會發臭,造成塘水缺氧,塘魚浮頭。遇到持續低溫陰雨而導致水質變劣時,必須注意及時換水(換水15~30cm深),以改善水質。此外,還應按667平方米水面施生石灰7~10kg,有殺菌消毒、凝聚懸浮物質以及中和酸性水體等作用,從而減輕對魚類的危害。
3.防治塘水過瘦。春末連續陰雨天氣,有的魚塘水體可能由青褐色變為井水般清澈透明。其原因:一是水質過肥,水蚤過多或鳙魚放養數量過少。因為鳙魚以水蚤為食料,而水蚤又以浮游植物為食料,水蚤大量繁殖將浮游植物吃掉,塘水就變清了,這對塘魚生長發育不利。其防治措施:及時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解氧,每667平方米水面,用晶體敵百蟲100g化水潑灑,毒殺水蚤:適當加大鳙魚放養密度,適當追施有機肥,促使浮游植物繁殖。
4.防治塘魚針蟲病。持續陰雨天氣,有的"老水"魚塘,鳙、鰱魚容易患針蟲病,嚴重感染此病時,魚體象披上蓑衣一樣,嚴重防礙魚類生長發育。防治措施:每667平方米水面施放豬、牛糞350~400kg,或人糞尿100~150kg;每667平方米水面,投喂酒槽100kg,并用晶體敵百蟲100~150g化水潑灑,每天1次,連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