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貉者無引種經(jīng)驗,引的又少,引來的種卻不一定好,如果將患病貉引到家,損失就更大了;所以,引種是辦好貉場的關(guān)鍵之一。筆者多年引貉,嘗試過成功與失敗的教訓,愿把引種經(jīng)驗介紹給大家。
1 引種前
1.1 掌握優(yōu)良種貉的外表特征
要求公、母貉外表特征好、內(nèi)在品質(zhì)優(yōu)良,千萬不要見母就引。
目前我國所養(yǎng)的貉絕大多數(shù)為烏蘇里貉,其優(yōu)良品種的特征為:
1.1.1 針毛顏色 尖端毛色為黑色。針毛要相對短些,最好直立、蓬松、光亮。
1.1.2 被毛 濃而密,針毛顏色為青灰或紅棕色。
1.1.3 背毛和腹毛顏色相近,不應差別太大。背毛、腹毛顏色越接近,利用的價值就越大。
1.1.4 面部特征 眉以下至嘴為黑色,只有眼圈是黑的不好。
1.1.5 體型大 成年公貉體重應在10kg以上,成年母貉體重應超過8kg。
1.2 對要引種的貉場進行考察
1.2.1 貉場的大小 貉場規(guī)模大、建立時間可能相對長一些的,經(jīng)多代選種,貉種品質(zhì)相對會好一些。
1.2.2 養(yǎng)殖狀況 如果整個貉場的貉飼養(yǎng)管理得好,那么貉的體大、毛皮亮、有精神;如果飼養(yǎng)管理跟不上,那么貉個體小、毛蓬亂如刺猬、無精神。
12.3 查看檔案 有無檔案是貉場辦得好壞的標準之一,要從有檔案的貉場引種。
1.2.4 是否有過傳染病史 絕對不能從有過傳染病史的貉場引種。
1.2.5 貨比三家 要多走幾家貉場,看看哪家最好,從最好的貉場引種。
1.3 引種時間和年齡
1.3.1 時間 以6月20~7月20日為最好。這是因為;貉一般從4月重日~5月15日產(chǎn)仔,45天分窩后再長15~30天,就可以出售了。由于出生的早晚,仔貉大小也不一樣,這時引種能看出仔貉長得大小。要引4月20日以前出生、個體大的仔貉。4月20日以前出生的到第2年能達到性成熟,容易發(fā)情懷孕。因仔貉在2~4月齡這段時間長得最快,而到了10月,早生的、晚生的都長大了,不易辨別。如果引進晚生的,第2年可能不發(fā)情或空懷。
1.3.2 年齡 盡量要引仔貉,也就是1歲以內(nèi)的貉。應少引或不引成年貉;因為好的成年種貉場家是不可能賣的,所賣的只能是淘汰的飛某種性能差的貉。
1.4 請專業(yè)人士幫助引種
有些新養(yǎng)殖戶、特別是想多養(yǎng)貉的場戶,最好聘請1名專業(yè)人員幫助引種。如果不能請到業(yè)內(nèi)精通人士,也要咨詢明白后再去引種,以防上當受騙。
2 引種
2.1 看外表
看個頭大小、毛色深淺、被腹毛及針毛狀況;看是否有精神。要選擇個頭大、毛色深、有精神的。
2.2 詳細檢查
看眼是否有眼屎;看爪是否有疥癬;看肛門和陰門是否干凈;看毛皮是否有脫落的,有脫落的有體癬;鼻子是否干凈;是否咳嗽;是否駝背;是否肢體不全(跛行);母貉生殖器是否正常;公貉生殖器是否正常,比如單睪、睪丸一大一小、隱睪、陰莖短或陰莖脫出。有以上缺陷之一的不能引。
2.3 要引性情溫順的
一見人亂撞的不能引。
2.4 不要引野生貉或半野生貉
初養(yǎng)貉者不宜引種野生貉或半野生貉。除有育種目的的貉場外,老貉場也不要引野生貉。因為野生貉未經(jīng)馴化,野性不改,膽小怕人,出現(xiàn)不發(fā)情的野貉占50%以上;又因野貉和半野生貉警覺性強,即使產(chǎn)仔了,叼仔、食仔的也占50%以上。有些初養(yǎng)貉戶自己抓野生貉或購買別人活捉的野生貉,這種做法不可取。
2.5 不引倒種貉
在貉皮高價位的時候,往往出現(xiàn)倒賣貉種的現(xiàn)象,倒賣的貉種有好有壞,千萬小心,最好不引倒賣的貉種。
2.6注意選擇公貉
一般初養(yǎng)貉者大多注意選擇母貉,而對公貉選擇不夠精細。俗話說:"媽矬矬一個,爹矬矬一窩。"公貉體型一定要大于母貉,且體壯、色好。
2.7 不要引進舊貉籠
引種前,一定要把籠具準備好。有的初養(yǎng)戶自己不備籠,隨買貉而把貉場的舊籠買來或要來,這是很危險的;舊籠箱往往帶病菌,有可能傳染疾病。
2.8 注意運輸
運輸要注意安全,要用鐵籠裝,不要用塑料包裝袋裝,這樣容易悶死。
3 引種后
3.1 籠具、場地要消毒
引回種后,在未上籠前,要把籠具和場地消毒。
3.2 防疫
如在原處已作免疫注射,則引回種后可進行免疫注射,也可不再作免疫注射;否則,一定在斷乳后21天進行免疫注射。
3.3 建檔案
引種回來,要建立自己的檔案。如不知建檔的內(nèi)容,可向貉場索要或詳細咨詢,然后自己建立檔案。
1 引種前
1.1 掌握優(yōu)良種貉的外表特征
要求公、母貉外表特征好、內(nèi)在品質(zhì)優(yōu)良,千萬不要見母就引。
目前我國所養(yǎng)的貉絕大多數(shù)為烏蘇里貉,其優(yōu)良品種的特征為:
1.1.1 針毛顏色 尖端毛色為黑色。針毛要相對短些,最好直立、蓬松、光亮。
1.1.2 被毛 濃而密,針毛顏色為青灰或紅棕色。
1.1.3 背毛和腹毛顏色相近,不應差別太大。背毛、腹毛顏色越接近,利用的價值就越大。
1.1.4 面部特征 眉以下至嘴為黑色,只有眼圈是黑的不好。
1.1.5 體型大 成年公貉體重應在10kg以上,成年母貉體重應超過8kg。
1.2 對要引種的貉場進行考察
1.2.1 貉場的大小 貉場規(guī)模大、建立時間可能相對長一些的,經(jīng)多代選種,貉種品質(zhì)相對會好一些。
1.2.2 養(yǎng)殖狀況 如果整個貉場的貉飼養(yǎng)管理得好,那么貉的體大、毛皮亮、有精神;如果飼養(yǎng)管理跟不上,那么貉個體小、毛蓬亂如刺猬、無精神。
12.3 查看檔案 有無檔案是貉場辦得好壞的標準之一,要從有檔案的貉場引種。
1.2.4 是否有過傳染病史 絕對不能從有過傳染病史的貉場引種。
1.2.5 貨比三家 要多走幾家貉場,看看哪家最好,從最好的貉場引種。
1.3 引種時間和年齡
1.3.1 時間 以6月20~7月20日為最好。這是因為;貉一般從4月重日~5月15日產(chǎn)仔,45天分窩后再長15~30天,就可以出售了。由于出生的早晚,仔貉大小也不一樣,這時引種能看出仔貉長得大小。要引4月20日以前出生、個體大的仔貉。4月20日以前出生的到第2年能達到性成熟,容易發(fā)情懷孕。因仔貉在2~4月齡這段時間長得最快,而到了10月,早生的、晚生的都長大了,不易辨別。如果引進晚生的,第2年可能不發(fā)情或空懷。
1.3.2 年齡 盡量要引仔貉,也就是1歲以內(nèi)的貉。應少引或不引成年貉;因為好的成年種貉場家是不可能賣的,所賣的只能是淘汰的飛某種性能差的貉。
1.4 請專業(yè)人士幫助引種
有些新養(yǎng)殖戶、特別是想多養(yǎng)貉的場戶,最好聘請1名專業(yè)人員幫助引種。如果不能請到業(yè)內(nèi)精通人士,也要咨詢明白后再去引種,以防上當受騙。
2 引種
2.1 看外表
看個頭大小、毛色深淺、被腹毛及針毛狀況;看是否有精神。要選擇個頭大、毛色深、有精神的。
2.2 詳細檢查
看眼是否有眼屎;看爪是否有疥癬;看肛門和陰門是否干凈;看毛皮是否有脫落的,有脫落的有體癬;鼻子是否干凈;是否咳嗽;是否駝背;是否肢體不全(跛行);母貉生殖器是否正常;公貉生殖器是否正常,比如單睪、睪丸一大一小、隱睪、陰莖短或陰莖脫出。有以上缺陷之一的不能引。
2.3 要引性情溫順的
一見人亂撞的不能引。
2.4 不要引野生貉或半野生貉
初養(yǎng)貉者不宜引種野生貉或半野生貉。除有育種目的的貉場外,老貉場也不要引野生貉。因為野生貉未經(jīng)馴化,野性不改,膽小怕人,出現(xiàn)不發(fā)情的野貉占50%以上;又因野貉和半野生貉警覺性強,即使產(chǎn)仔了,叼仔、食仔的也占50%以上。有些初養(yǎng)貉戶自己抓野生貉或購買別人活捉的野生貉,這種做法不可取。
2.5 不引倒種貉
在貉皮高價位的時候,往往出現(xiàn)倒賣貉種的現(xiàn)象,倒賣的貉種有好有壞,千萬小心,最好不引倒賣的貉種。
2.6注意選擇公貉
一般初養(yǎng)貉者大多注意選擇母貉,而對公貉選擇不夠精細。俗話說:"媽矬矬一個,爹矬矬一窩。"公貉體型一定要大于母貉,且體壯、色好。
2.7 不要引進舊貉籠
引種前,一定要把籠具準備好。有的初養(yǎng)戶自己不備籠,隨買貉而把貉場的舊籠買來或要來,這是很危險的;舊籠箱往往帶病菌,有可能傳染疾病。
2.8 注意運輸
運輸要注意安全,要用鐵籠裝,不要用塑料包裝袋裝,這樣容易悶死。
3 引種后
3.1 籠具、場地要消毒
引回種后,在未上籠前,要把籠具和場地消毒。
3.2 防疫
如在原處已作免疫注射,則引回種后可進行免疫注射,也可不再作免疫注射;否則,一定在斷乳后21天進行免疫注射。
3.3 建檔案
引種回來,要建立自己的檔案。如不知建檔的內(nèi)容,可向貉場索要或詳細咨詢,然后自己建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