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逐步進入盛果期后,主要以夏季修剪為主。夏季修剪即生長季修剪,在棗樹萌芽展葉到盛花期(一般在5~7月份)進行。夏季修剪不僅可大大減輕冬剪工作量以及冬剪時除大枝所造成的樹體營養損失,而且可促進新棗頭開花結果。夏季修剪主要包括抹芽、摘心、扭梢、拿枝、環割、環剝等,下面分別介紹。
1.抹芽 抹芽是指抹除樹體上沒有利用價值的芽,以節省養分,減少以后的修剪量。抹芽的原則是留壯芽、抹弱芽、留外芽、抹里芽,促進新枝健壯生長。摘心后及時抹除一次枝、二次枝上萌芽的主芽,以免造成樹體郁閉、通風透光不良、嚴重落花落果、降低產量和品質。
2.摘心 摘心是指對當年生棗頭一次枝、二次枝和木質化棗吊進行短截,以保花保果。
棗頭摘心 剪掉棗頭頂端的主芽,削弱頂端優勢,控制棗頭生長,緩和新梢和花果之間爭奪養分的矛盾,促進下部二次枝、棗吊生長,加快花芽分化及花蕾形成,促進當年開花坐果。棗頭摘心分輕摘心和重摘心。輕摘心一般在萌芽后25~30天,新棗頭長到70~80厘米,具有6~8個二次枝時進行;重摘心在萌芽后10~15天,新棗出現2個二次枝時進行。
二次枝摘心 不受時間限制,只要達到摘心標準即可及時進行。摘心越早,對促進棗吊生長、早開花坐果的效果越明顯。一般在棗頭下部第1~3個二次枝長到6~7節、中部第4~5個二次枝長到4~5節、上部第6~8個二次枝長到2~3節時進行。二次枝摘心后,能抑制樹體橫向生長,使枝條互不交叉重疊,促進棗吊生長加快及向木質化、半木質化轉化,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木質化棗吊摘心 木質化棗吊長勢強,葉片特別大,同化作用強,制造養分快,避免其生長影響到其它棗吊生長和開花坐果,同時對樹體通風透光帶來不良影響。要在其開花坐果后,長度達40~50厘米時摘心。
3.扭梢 扭梢是指用手將當年棗頭一次枝軟化后向下扭轉,使木質部和枝皮軟裂而不是折斷且使枝條向下或水平生長。其目的是抑制棗頭旺盛生長。促使其轉化為健壯的結果枝組。扭梢常在棗頭一次枝長到80厘米左右且尚未木質化時進行,部位一般在距一次枝基部50~60厘米處。
4.拿枝 拿枝是指用手握住當年生棗頭一次枝和二次枝的基部和中下部輕輕向下壓數次,使枝條由直立生長變為水平生長。其目的是緩和生長勢,促進開花坐果。拿枝一般在6~7月進行。過早枝太嫩,容易折斷;過遲枝條太老,已木質化,不易進行。
5.環割 環割是指在枝干基部用刀環割1圈或2圈,深達木質部。環割后切斷了韌皮部的篩管,暫時阻止葉片制造的有機營養向根系輸送,向枝葉輸送的水分和養分也相應地減少,從而控制棗樹旺長、減少幼嫩部分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提高枝、葉、花、果的營養水平及坐果率。
6.環剝 環剝俗稱開甲,是指將枝干的韌皮部剝去一環。可暫時切斷樹體養分向下運輸,滿足開花、坐果對養分的需求,以促進坐果。初次環剝的棗樹可于盛花初期(6月上旬)在主干距地面20厘米處的光滑部位進行。具體方法為,先用鐮刀把樹干老皮刮掉1圈韌皮部,甲口的寬度為0.3~0.5厘米,要求整個甲口寬窄一致,甲口中不留一絲韌皮。環剝后傷口涂抹2次25%久效磷100倍液,半月后抹泥封閉傷口,并用塑料薄膜包嚴。以后每年上移3厘米直至第1主枝,然后再從下向上重復進行。環剝時注意旺樹甲口可適當寬些,弱樹可適當窄些;甲口要做到“上刀下坡,下刀上坡”,以避免甲口積聚雨水,促進傷口愈合。環剝還應與加強肥水管理相結合,否則會造成坐果多,落果也多。有些鮮食品種如鈴棗、婆棗、梨棗、冬棗等不宜環剝,這些品種環剝后,其果實會出現口感發綿、含糖量低、成熟期提前、容易脫落等不良現象,影響棗果質量。
1.抹芽 抹芽是指抹除樹體上沒有利用價值的芽,以節省養分,減少以后的修剪量。抹芽的原則是留壯芽、抹弱芽、留外芽、抹里芽,促進新枝健壯生長。摘心后及時抹除一次枝、二次枝上萌芽的主芽,以免造成樹體郁閉、通風透光不良、嚴重落花落果、降低產量和品質。
2.摘心 摘心是指對當年生棗頭一次枝、二次枝和木質化棗吊進行短截,以保花保果。
棗頭摘心 剪掉棗頭頂端的主芽,削弱頂端優勢,控制棗頭生長,緩和新梢和花果之間爭奪養分的矛盾,促進下部二次枝、棗吊生長,加快花芽分化及花蕾形成,促進當年開花坐果。棗頭摘心分輕摘心和重摘心。輕摘心一般在萌芽后25~30天,新棗頭長到70~80厘米,具有6~8個二次枝時進行;重摘心在萌芽后10~15天,新棗出現2個二次枝時進行。
二次枝摘心 不受時間限制,只要達到摘心標準即可及時進行。摘心越早,對促進棗吊生長、早開花坐果的效果越明顯。一般在棗頭下部第1~3個二次枝長到6~7節、中部第4~5個二次枝長到4~5節、上部第6~8個二次枝長到2~3節時進行。二次枝摘心后,能抑制樹體橫向生長,使枝條互不交叉重疊,促進棗吊生長加快及向木質化、半木質化轉化,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木質化棗吊摘心 木質化棗吊長勢強,葉片特別大,同化作用強,制造養分快,避免其生長影響到其它棗吊生長和開花坐果,同時對樹體通風透光帶來不良影響。要在其開花坐果后,長度達40~50厘米時摘心。
3.扭梢 扭梢是指用手將當年棗頭一次枝軟化后向下扭轉,使木質部和枝皮軟裂而不是折斷且使枝條向下或水平生長。其目的是抑制棗頭旺盛生長。促使其轉化為健壯的結果枝組。扭梢常在棗頭一次枝長到80厘米左右且尚未木質化時進行,部位一般在距一次枝基部50~60厘米處。
4.拿枝 拿枝是指用手握住當年生棗頭一次枝和二次枝的基部和中下部輕輕向下壓數次,使枝條由直立生長變為水平生長。其目的是緩和生長勢,促進開花坐果。拿枝一般在6~7月進行。過早枝太嫩,容易折斷;過遲枝條太老,已木質化,不易進行。
5.環割 環割是指在枝干基部用刀環割1圈或2圈,深達木質部。環割后切斷了韌皮部的篩管,暫時阻止葉片制造的有機營養向根系輸送,向枝葉輸送的水分和養分也相應地減少,從而控制棗樹旺長、減少幼嫩部分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提高枝、葉、花、果的營養水平及坐果率。
6.環剝 環剝俗稱開甲,是指將枝干的韌皮部剝去一環。可暫時切斷樹體養分向下運輸,滿足開花、坐果對養分的需求,以促進坐果。初次環剝的棗樹可于盛花初期(6月上旬)在主干距地面20厘米處的光滑部位進行。具體方法為,先用鐮刀把樹干老皮刮掉1圈韌皮部,甲口的寬度為0.3~0.5厘米,要求整個甲口寬窄一致,甲口中不留一絲韌皮。環剝后傷口涂抹2次25%久效磷100倍液,半月后抹泥封閉傷口,并用塑料薄膜包嚴。以后每年上移3厘米直至第1主枝,然后再從下向上重復進行。環剝時注意旺樹甲口可適當寬些,弱樹可適當窄些;甲口要做到“上刀下坡,下刀上坡”,以避免甲口積聚雨水,促進傷口愈合。環剝還應與加強肥水管理相結合,否則會造成坐果多,落果也多。有些鮮食品種如鈴棗、婆棗、梨棗、冬棗等不宜環剝,這些品種環剝后,其果實會出現口感發綿、含糖量低、成熟期提前、容易脫落等不良現象,影響棗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