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火龍果合理栽培獲高產

   日期:2016-03-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6    
  1.選地。火龍果耐旱不耐濕,怕低溫,年平均溫度20℃以上地區均可種植。建園應選擇排水良好、土層肥沃疏松、團粒結構良好而又不沙質化的壤土、沙壤土、粘壤土的山坡地種植。土壤濕度不得過大、透氣要好,否則易爛根爛苗。 

    2.立支柱。火龍果要有支撐物使其往上攀爬,枝條到頂端后自然下垂,垂下的枝條才易成為結果枝。支撐物要牢固、耐用。火龍果的種植方式多樣,有的爬墻種植,有的搭棚種植,但以柱式栽培最為普遍,其生產成本低、管理方便、土地利用率高。一般火龍果種植戶主要是采用水泥柱支架。以2.5×2.5米的株行距立水泥柱,每畝立110柱,水泥柱(規格8×8×210厘米)埋入地下50厘米,地上高160厘米,在水泥柱頂固定一個約60厘米的摩托車輪胎狀圈,供枝蔓生長。水泥柱立好后,在柱四周分別種火龍果4株,畝種440株。 

    3.育苗和定植。 

    ①育苗。火龍果苗是一種嫁接苗,砧木用劍花(霸王花),再用火龍果接穗。先插植30厘米長的劍花假莖,待假莖發芽后進行嫁接,半年后才可移栽定植。 

    ②定植。在緩坡地開梯田種植。種植點確定后整畦,在行距3米中留下內側1米為人行走道,支撐架和水泥柱腳下2米寬作為種植畦,畦高40厘米。在畦內施些農家肥、粒狀有機肥等并與泥土混勻。火龍果種植密度為穴行距2.5×2.5米,每穴2株,定植深度5~7.5厘米,植入種苗后覆蓋表土且稍壓緊種苗,切勿將種苗顛倒栽種。種植后需澆一次定根水,初期每2~3天澆水一次,以后保持泥土濕潤即可。也可在地表上鋪些稻草、稻殼等抑制雜草生長和保濕。 

    4.肥水管理。環繞攀緣柱挖長、寬、深為0.3×0.3×0.1米的坑。坑內施豬糞或雞糞25公斤、磷肥1公斤、復合肥0.5公斤、石灰1公斤,與土拌勻施下,輔之微生物復合肥效果更佳。火龍果植株開始正常生長后,可施以薄肥或有機肥,每月1~2次。在生長階段,氮、磷、鉀須均衡,不可偏重于氮肥,開花結果后要以磷、鉀肥為主。另外,全年均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300倍液。火龍果高產,同時產果期長達6個月,分幾批成熟,這樣便能滿足火龍果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 

    5.授粉、疏花和采收。火龍果有紅肉和白肉型。白肉型品種白花結實率可達98%,而紅肉型品種自花親和性較差。在花果盛期,花蕾相當多,同一枝條有時近30個花蕾,須在見花蕾8天內疏去多余的花蕾,每枝條只留1~2個即可。授粉宜于夜晚10時到次日1時,取雄花的花粉,用毛筆涂抹于雌花的柱頭上。花謝后第26~27天,果皮開始轉紅,再經7~10天,果實外觀鼓脹渾圓,且有光澤出現時即可采收。采收時由果梗部位剪下部分莖肉,盡量保留果梗,帶有果梗的果實比較耐貯藏。 

    6.病蟲害防治。幼苗階段以防治蝸牛、蛞蝓、毛蟲為主,可在樹頭撒石灰、草木灰或用毒餌誘殺。毛蟲發生嚴重時可用殺蟲劑。一般在新梢抽出3厘米左右開始噴藥,藥劑有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加50%樂果各1000倍液;20%殺滅菊酯或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50%稻豐散1000倍液,7~10天用藥1次,連噴2~3次。果實發育中期可套袋,以防止果蠅食果肉。 

    7.剪枝和繁殖。在產季結束后,應將全部結過果并被果實牽引與地表垂直的老枝條剪除。進入盛產期的火龍果,可在花期將多余的營養枝剪除,減少遮蔭和養分消耗。 

    剪下的枝條可用于扦插育苗。扦插時將枝條截成30厘米左右,放在陰涼通風處待傷口干燥后沙插或直接扦插在支撐架下和水泥柱側邊。除霜凍期以外,隨時都可以進行。扦插后不能澆水,土壤宜干,植后10天才開始澆水。 

    8.補植,修剪。對于長勢較弱的個別種植穴應補植新苗,增加來年產量。要剪除已結果的老枝及生長勢較弱枝條,以免消耗養分,影響產量。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