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粵審玉2006001
選育單位:廣州佰順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BST99-1-2-1-5-4-3/BST99-16-3-8-4-7-8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3~75天,比穗甜1號遲熟1~3天。植株整齊健壯,株葉形態好,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果穗筒型,禿頂短,穗型美觀。株高198~208厘米,穗位高65~67厘米,穗長20.5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長0.7厘米,單苞鮮重343克左右,千粒重354~368克,出籽率70.55%~73.46%,一級果穗率83%~85%。籽粒黃色,飽滿,排列整齊,甜度中等,可溶性糖含量16.69%~17.42%,果皮薄,厚度測定值63.3微米,適口性評分83.5分。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調查高抗莖腐病。抗倒性較強。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016.98公斤和1025.1公斤,分別比對照種穗甜1號增產25.46%和21.09%,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1)與其他類型玉米隔離100米以上種植;(2)重施基肥和攻苞肥,適施苗肥和壯稈肥,吐絲授粉至灌漿期保持土壤濕潤;(3)低肥力田塊以3000株/畝為宜,高肥力田塊以3500株/畝為宜;(4)一般授粉后18~23天采收,收獲后及時處理;(5)注意防治小地老虎、玉米螟、大、小斑病和紋枯病等病蟲害。
制種技術要點:(1)與其它玉米隔離400米以上或錯開花期30天以上;(2)錯期播種,在本省父本分兩期,第一批比母本晚播5天左右,再隔5天后播第二批父本;(3)及時除雜去雄;(4)強化人工授粉。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珍甜1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穗甜1號遲熟1~3天,豐產性好,果穗禿頂短,穗型美觀。籽粒飽滿,甜度中等,可溶性糖含量16.69%~17.42%,果皮薄,適口性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高抗莖腐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選育單位:廣州佰順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BST99-1-2-1-5-4-3/BST99-16-3-8-4-7-8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3~75天,比穗甜1號遲熟1~3天。植株整齊健壯,株葉形態好,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果穗筒型,禿頂短,穗型美觀。株高198~208厘米,穗位高65~67厘米,穗長20.5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長0.7厘米,單苞鮮重343克左右,千粒重354~368克,出籽率70.55%~73.46%,一級果穗率83%~85%。籽粒黃色,飽滿,排列整齊,甜度中等,可溶性糖含量16.69%~17.42%,果皮薄,厚度測定值63.3微米,適口性評分83.5分。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調查高抗莖腐病。抗倒性較強。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016.98公斤和1025.1公斤,分別比對照種穗甜1號增產25.46%和21.09%,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1)與其他類型玉米隔離100米以上種植;(2)重施基肥和攻苞肥,適施苗肥和壯稈肥,吐絲授粉至灌漿期保持土壤濕潤;(3)低肥力田塊以3000株/畝為宜,高肥力田塊以3500株/畝為宜;(4)一般授粉后18~23天采收,收獲后及時處理;(5)注意防治小地老虎、玉米螟、大、小斑病和紋枯病等病蟲害。
制種技術要點:(1)與其它玉米隔離400米以上或錯開花期30天以上;(2)錯期播種,在本省父本分兩期,第一批比母本晚播5天左右,再隔5天后播第二批父本;(3)及時除雜去雄;(4)強化人工授粉。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珍甜1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穗甜1號遲熟1~3天,豐產性好,果穗禿頂短,穗型美觀。籽粒飽滿,甜度中等,可溶性糖含量16.69%~17.42%,果皮薄,適口性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高抗莖腐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