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畜、禽長期或大量采食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飼料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本病以肝臟受損、消化機能紊亂和神經癥狀為特征。肇源縣某狐、貉養殖場近日發生一起黃曲霉毒素中毒病,現將診治情況報告如下。
1 流行病學調查
該場位于城鎮郊區,遠離居住區及交通要道。場內各種消毒設施齊全,場區設計比較合理,飼養方式為室外籠養,并建有遮雨敞篷,各種建筑及狐、貉籠安放布局合理,基本符合衛生防疫管理要求。飼養貉278只,其中成貉86只、幼貉192只;發病率37%,其中成貉15只、幼貉89只;死亡率21%,其中成貉2只、幼貉20只;幼貉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分別占發病貉的86%和死亡貉的91%。病程短的1~2天,長的1~2周后死亡。但幼貉多為短病程,發病前持續飼喂霉敗玉米近25天,急性病例注射犬瘟熱血清無效。
2 臨床癥狀
急性病貉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甚至廢絕,步態蹣跚,黏膜蒼白、黃染,體溫正常;糞便干燥,有時帶血,尿呈茶色;有時出現神經癥狀,抽搐,抓撓籠子,在籠子里轉圈,并發出尖叫聲,常在2天內死亡。慢性病貉,食欲不振,被毛粗亂,漸行性消瘦,拱背卷腹,糞便干燥;1周后出現神經癥狀,興奮、狂燥、驅趕肘抓咬籠壁,步履失去平衡,常在2周左右死亡。
3 剖檢變化
對死亡的34只貉進行病理剖檢顯示:急性病貉以貧血和出血為主要特征,胸腹腔、漿腹表面多見瘀血斑點;肝腫大,有出血點,變脆;心內膜和心外膜多見明顯出血;全身肌肉多見出血。慢性病例,肝膽管增生硬化,肝呈黃色,脂肪變性,肝表面有粟粒大至綠豆粒大的壞死灶;胸腹腔內見有積液;腎臟蒼白色、腫脹。
4 診斷
從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確診為黃曲霉毒素中毒。
5 防治措施
5.1 立即停喂霉變的飼料,改喂新鮮、干凈的玉米飼料。
5.2在飲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種維生素和葡萄糖溶液。
5.3 重癥病例投以鹽類瀉劑,靜脈注射25%葡萄糖溶液和Vc制劑,有心衰癥狀的注射安鈉加等強心劑。
經觀察,換掉霉變玉米飼料后,癥狀較輕的貉在用藥3天后逐漸好轉直至恢復正常;癥狀較重的病例見效較慢,其中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醫治無效而死亡,其余在1周后逐漸好轉,2周后大部分好轉,直至恢復正常。
6 小結
目前,很多地區的人們習慣將已發霉變質、不能食用的糧食用來作飼料,沒有認識到霉變飼料的危害性;由于飼料價格上漲,喂發霉變質飼料雖然可以降低成本,而動物采食了被霉菌污染的飼料就會中毒。不喂發霉飼料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防止飼料發霉也是預防本病的主要一環。①飼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時收獲,徹底曬干,通風貯藏,避免發霉。②加強飼料的保管,注意保持干燥,特別是在溫暖、多雨地區和季節,更應防止飼料發霉。③不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喂貉。④一旦發現中毒現象,立即停喂霉變飼料,改用新鮮、未污染的飼料。⑤輕微霉變的飼料可用3倍清水浸泡1晝夜,換水3次,取出、曬干后再用,用10%的石灰水代替清水浸泡,效果更佳。
1 流行病學調查
該場位于城鎮郊區,遠離居住區及交通要道。場內各種消毒設施齊全,場區設計比較合理,飼養方式為室外籠養,并建有遮雨敞篷,各種建筑及狐、貉籠安放布局合理,基本符合衛生防疫管理要求。飼養貉278只,其中成貉86只、幼貉192只;發病率37%,其中成貉15只、幼貉89只;死亡率21%,其中成貉2只、幼貉20只;幼貉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分別占發病貉的86%和死亡貉的91%。病程短的1~2天,長的1~2周后死亡。但幼貉多為短病程,發病前持續飼喂霉敗玉米近25天,急性病例注射犬瘟熱血清無效。
2 臨床癥狀
急性病貉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甚至廢絕,步態蹣跚,黏膜蒼白、黃染,體溫正常;糞便干燥,有時帶血,尿呈茶色;有時出現神經癥狀,抽搐,抓撓籠子,在籠子里轉圈,并發出尖叫聲,常在2天內死亡。慢性病貉,食欲不振,被毛粗亂,漸行性消瘦,拱背卷腹,糞便干燥;1周后出現神經癥狀,興奮、狂燥、驅趕肘抓咬籠壁,步履失去平衡,常在2周左右死亡。
3 剖檢變化
對死亡的34只貉進行病理剖檢顯示:急性病貉以貧血和出血為主要特征,胸腹腔、漿腹表面多見瘀血斑點;肝腫大,有出血點,變脆;心內膜和心外膜多見明顯出血;全身肌肉多見出血。慢性病例,肝膽管增生硬化,肝呈黃色,脂肪變性,肝表面有粟粒大至綠豆粒大的壞死灶;胸腹腔內見有積液;腎臟蒼白色、腫脹。
4 診斷
從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確診為黃曲霉毒素中毒。
5 防治措施
5.1 立即停喂霉變的飼料,改喂新鮮、干凈的玉米飼料。
5.2在飲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種維生素和葡萄糖溶液。
5.3 重癥病例投以鹽類瀉劑,靜脈注射25%葡萄糖溶液和Vc制劑,有心衰癥狀的注射安鈉加等強心劑。
經觀察,換掉霉變玉米飼料后,癥狀較輕的貉在用藥3天后逐漸好轉直至恢復正常;癥狀較重的病例見效較慢,其中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醫治無效而死亡,其余在1周后逐漸好轉,2周后大部分好轉,直至恢復正常。
6 小結
目前,很多地區的人們習慣將已發霉變質、不能食用的糧食用來作飼料,沒有認識到霉變飼料的危害性;由于飼料價格上漲,喂發霉變質飼料雖然可以降低成本,而動物采食了被霉菌污染的飼料就會中毒。不喂發霉飼料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防止飼料發霉也是預防本病的主要一環。①飼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時收獲,徹底曬干,通風貯藏,避免發霉。②加強飼料的保管,注意保持干燥,特別是在溫暖、多雨地區和季節,更應防止飼料發霉。③不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喂貉。④一旦發現中毒現象,立即停喂霉變飼料,改用新鮮、未污染的飼料。⑤輕微霉變的飼料可用3倍清水浸泡1晝夜,換水3次,取出、曬干后再用,用10%的石灰水代替清水浸泡,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