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雛前一周育雛舍打掃干凈。 用2%火堿溶液對地面和墻壁進行消毒。再按每m 3 空間用福爾馬林15ml、高錳酸鉀7.5g熏蒸,密封24小時后放凈煙霧。 飼槽、 飲水器等用具可用1%火堿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沖洗,曬干備用。
2 雛雞進舍后先飲水,后開食。3周內的雛雞可飲16℃的溫開水。頭一天飲5-8%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中間飲一次0.02%的高錳酸鉀水。 從第二天起飲5-7天的0.02%痢特靈水,以后飲清潔水。
3. 飲水2-3小時后開食,開食可用碎米、碎小麥、碎玉米和小米等均可。此方可用小米或玉米面煮成八分熟,再拌入蛋黃(10-12只雛雞一個蛋黃)作為開食飼料, 3天后改喂配合飼料,也可一開食就飼喂配合飼料或顆粒飼料。可將飼料撒在塑料布上或牛皮紙上,用手輕敲塑料訓練采食。7日齡后改用飼槽或料塔飼喂。 1-3日齡自由采食, 4-7日齡每晝夜喂8次,2周齡日喂6-7次, 3-4周齡日喂5次, 5-6周齡日喂4次。
4 溫度適宜,第一周育雛室溫度為32-34℃,以后根據季節每周降低2-3℃,當第4周溫度降至18-21℃時即可脫溫。脫溫后如遇降溫天氣仍需給溫。
5 10日齡內相對濕度以65-70%為宜。10日齡后使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6 第一周齡24小時光照,第2周齡16-19小時, 以后每天逐漸減少光照時間,到3-6周齡每天光照8小時。1-3日齡光照強度開始時每15m 2 用25W燈泡1個。燈與燈距離3m,燈與地面距離2m。
7 密度合理,平養的適宜密度: 1-2周, 25-40只/m 2 ; 3-4周,15-25只/m 2 ; 5-6周, 10-15只/m 2 。
8 加強日常管理,做好通風換氣。
9 防疫滅病,嚴格按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注射, 搞好雞新城疫、法氏囊、雞痘等疾病的預防注射。 平時搞好雞舍衛生, 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發現病雞及時隔離治療,確保雞群健康發展。
2 雛雞進舍后先飲水,后開食。3周內的雛雞可飲16℃的溫開水。頭一天飲5-8%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中間飲一次0.02%的高錳酸鉀水。 從第二天起飲5-7天的0.02%痢特靈水,以后飲清潔水。
3. 飲水2-3小時后開食,開食可用碎米、碎小麥、碎玉米和小米等均可。此方可用小米或玉米面煮成八分熟,再拌入蛋黃(10-12只雛雞一個蛋黃)作為開食飼料, 3天后改喂配合飼料,也可一開食就飼喂配合飼料或顆粒飼料。可將飼料撒在塑料布上或牛皮紙上,用手輕敲塑料訓練采食。7日齡后改用飼槽或料塔飼喂。 1-3日齡自由采食, 4-7日齡每晝夜喂8次,2周齡日喂6-7次, 3-4周齡日喂5次, 5-6周齡日喂4次。
4 溫度適宜,第一周育雛室溫度為32-34℃,以后根據季節每周降低2-3℃,當第4周溫度降至18-21℃時即可脫溫。脫溫后如遇降溫天氣仍需給溫。
5 10日齡內相對濕度以65-70%為宜。10日齡后使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6 第一周齡24小時光照,第2周齡16-19小時, 以后每天逐漸減少光照時間,到3-6周齡每天光照8小時。1-3日齡光照強度開始時每15m 2 用25W燈泡1個。燈與燈距離3m,燈與地面距離2m。
7 密度合理,平養的適宜密度: 1-2周, 25-40只/m 2 ; 3-4周,15-25只/m 2 ; 5-6周, 10-15只/m 2 。
8 加強日常管理,做好通風換氣。
9 防疫滅病,嚴格按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注射, 搞好雞新城疫、法氏囊、雞痘等疾病的預防注射。 平時搞好雞舍衛生, 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發現病雞及時隔離治療,確保雞群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