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鑒 “巨”腐蝕造成管道爆炸 —河北宣化化肥廠5·20爆炸事故回顧
1994年5月20日下午3點30分,河北宣化化肥廠凈化車間變換工段熱交換器入口處丁字形立管突然爆炸。一塊重約79千克、面積為約0.89立方米的管壁被炸飛水平距離11.3米遠。大量含有混合氣體、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高速噴瀉,引起空間氣體爆炸,殃及正在離爆炸處僅一米遠的11名堵漏作業人員,當場造成3人死亡,8人受傷。其中7人重傷。在實施搶救的過程中,先后又有5人死亡。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30萬元。
事故發生后,廠內組織的工程技術人員對現場進行了勘察。經過對設備材質的金相分析,對管壁測厚及介質等因素方面的分析,認定事故的發生與管內介質對管道的超常不均勻化學腐蝕、氣體沖刷、管道局部嚴重減薄、應力集中,導致其工段熱交換器丁字立口處不能承受當時的工藝、壓力指標,引起突然爆炸。
當時的河北省化工廳組織各方專家召開的技術研討會認為:系統變換爐前有氧、硫化氫、有機硫和水蒸氣存在,極易使煤氣管道產生硫酸。有關專家進一步分析原因,該廠使用的原料煤含硫高,半脫系統難以有效脫除有機硫,有機硫進入變換爐后轉為無機硫,使系統硫化氫升高,在飽和熱水塔氣體中的硫化氫溶解于水,經氧化生成硫帶硫酸根,進一步氧化成硫酸根。溫度越高,系統總硫越高,則硫酸根生成的越多,系統腐蝕越嚴重。最終的結論:超常規腐蝕是造成這起管道爆炸事故的根本原因。
1994年5月20日下午3點30分,河北宣化化肥廠凈化車間變換工段熱交換器入口處丁字形立管突然爆炸。一塊重約79千克、面積為約0.89立方米的管壁被炸飛水平距離11.3米遠。大量含有混合氣體、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高速噴瀉,引起空間氣體爆炸,殃及正在離爆炸處僅一米遠的11名堵漏作業人員,當場造成3人死亡,8人受傷。其中7人重傷。在實施搶救的過程中,先后又有5人死亡。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30萬元。
事故發生后,廠內組織的工程技術人員對現場進行了勘察。經過對設備材質的金相分析,對管壁測厚及介質等因素方面的分析,認定事故的發生與管內介質對管道的超常不均勻化學腐蝕、氣體沖刷、管道局部嚴重減薄、應力集中,導致其工段熱交換器丁字立口處不能承受當時的工藝、壓力指標,引起突然爆炸。
當時的河北省化工廳組織各方專家召開的技術研討會認為:系統變換爐前有氧、硫化氫、有機硫和水蒸氣存在,極易使煤氣管道產生硫酸。有關專家進一步分析原因,該廠使用的原料煤含硫高,半脫系統難以有效脫除有機硫,有機硫進入變換爐后轉為無機硫,使系統硫化氫升高,在飽和熱水塔氣體中的硫化氫溶解于水,經氧化生成硫帶硫酸根,進一步氧化成硫酸根。溫度越高,系統總硫越高,則硫酸根生成的越多,系統腐蝕越嚴重。最終的結論:超常規腐蝕是造成這起管道爆炸事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