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夏花培育技術江黃顙魚

   日期:2016-03-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93    
   1.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以1~3畝為宜,水深1.0~1.5米,長方形,東西向。底層淤泥不超過10厘米,池埂堅固不漏水,其高度應超過最高水位0.3~0.5米。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一側傾斜,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 

    2.苗種放養前的準備 

    在魚苗放養前20~30天,將池水放干曬塘,清除池內雜草雜物,清整池底淤泥。放養前15天左右加水5~10厘米,用生石灰帶水消毒清塘,用量每畝75千克。方法為:在池塘底挖幾個小坑,將生石灰分別倒在小坑內加水,等大量放熱時便向池中均勻潑灑。次日用鐵耙耙動底泥,使石灰漿和底層淤泥充分混合,以達到徹底清塘的目的。7~8天后,等藥效消失后加水,進水必須用密網過濾,防止敵害生物隨水進入池塘。加水后1~2天便可施放糞肥,每畝200~300千克,以培養大量的輪蟲。注意糞肥必須經過腐熟發酵方可使用。等到輪蟲大量繁殖時,江黃顙魚苗便可下塘。如有蛙卵、蝌蚪等敵害生物時,應及時加以清除。 

    3.魚苗放養 

    (1)魚苗來源。江黃顙魚苗為本場自繁的優質苗種,在觀察池內經過10天左右的培育。 

    (2)放苗時間。根據池塘中輪蟲的數量,選擇輪蟲高峰時下塘,即表現為水蚤成團但不成紅色。 

    (3)放養方法。由于我們是本場取苗,所以用經過消毒的水桶進行短距離的運輸,運至池塘的上風岸,距邊2米以上的水中將魚苗倒入池塘。但如果是用裝魚苗氧氣袋運輸,應先將其放入池水中,同樣是選擇上風距岸邊2米處,等袋內外的水溫基本一致時(通常約需15分鐘、內外溫差在1℃以內)便可放苗。通常江黃顙魚苗養至夏花,每畝放養5萬尾左右。 

    4.投餌 

    魚苗下塘2~3天后,輪蟲的高峰期過去,便可以補充后續餌料。根據水的肥度,在池塘遠離進水口的一角,用密網掛適量經過腐熟發酵的糞肥,來不斷提供輪蟲及各種大型枝角類和橈足類。 

    下塘15天左右,稚魚食性開始轉變,逐漸轉化為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此時便可以逐步馴化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為39.5%,動物蛋白含量為70%左右。 

    開始馴化投喂時在池塘內設置4個餌料臺,每天投喂4次,可設為6∶00、10∶00、14∶00、18∶00,投喂時將經熟化的粉狀飼料加水拌成團狀放在餌料臺上,勤觀察餌料的殘留情況,判斷魚的攝食情況,等到有大量魚苗攝食時,將餌料臺由4個減為2個,并位于池塘的同一邊上,然后再經過2~3天減為1個,實行定點投喂。等到魚苗長至4厘米時,便可以投喂顆粒飼料,顆粒直徑為1毫米,以后隨著魚體的增大,逐步加大飼料粒徑,此時投喂次數可減為2次∶9∶00投喂1/3,18∶00投喂2/3。開始投餌時每畝1千克,以后逐漸增至2千克。投餌量也要根據當天的具體情況而定,總的原則為"四定"投餌。 

    5.日常管理 

    每天堅持巡塘,注意水質變化,定期加水或換水,保持水體的"鮮、肥、活、爽"。如果發現池塘中有龍蝦等敵害生物,及時加以清除,可用晶體敵百蟲化水全池遍灑。另外,要經常檢查魚體有無魚病,及時防治。 

    6.結果 

    江黃顙苗種經過45天左右的培育,至拉網出售時,平均體長長至7~8厘米,成活率達到85%以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