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中旬,山東水庫一養殖戶向筆者反映其網箱養殖的草魚不肯上臺攝食,且有部分死亡現象,每天三四條左右,已持續三天。接到反映后筆者即前往現場。該水庫養殖面積大,網箱養殖密集,大部分以草魚為主。對現場水質測定及魚體檢查后,發現以下情況:①水質基本良好,氨氮、亞硝酸鹽等未超標。②魚體表未發現明顯寄生蟲,鏡檢鰓絲、鰭條等也未見寄生蟲,也沒有明顯的腐爛痕跡;解剖發現死亡魚腸道中充滿青苔,有的甚至從肛門滲出,腸道內未發現寄生蟲。
據此推斷,草魚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攝食青苔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導致脹死。另據養殖戶講述其曾在傍晚投喂青飼料導致魚被脹死的情況,這更證明了死亡原因。但是魚飽食青苔似饑餓所致,那又為何不肯上臺攝食呢?是不是因魚在底層攝食而被養殖戶誤認為不吃食,而導致投喂量過少呢?順著以上思路,筆者給出了以下建議:①改一天投喂三次為四次,投喂量保持與發病前不變;②用復合維生素+微生態制劑十三黃粉拌料投喂。
三天后筆者電話詢問情況,得知已無魚死亡,除早上一次投喂魚不肯上臺外,另外三次已基本攝食正常。
據此推斷,草魚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攝食青苔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導致脹死。另據養殖戶講述其曾在傍晚投喂青飼料導致魚被脹死的情況,這更證明了死亡原因。但是魚飽食青苔似饑餓所致,那又為何不肯上臺攝食呢?是不是因魚在底層攝食而被養殖戶誤認為不吃食,而導致投喂量過少呢?順著以上思路,筆者給出了以下建議:①改一天投喂三次為四次,投喂量保持與發病前不變;②用復合維生素+微生態制劑十三黃粉拌料投喂。
三天后筆者電話詢問情況,得知已無魚死亡,除早上一次投喂魚不肯上臺外,另外三次已基本攝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