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危害洋蘭的蟲害防治(一)

   日期:2016-03-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7    
  為害洋蘭的害蟲有介殼蟲、蚜蟲、葉螨、薊馬、粉虱、潛葉蠅、蝸牛與蛞蝓、線蟲、毛蟲、蟑螂、螞蟻等。  

    1.介殼蟲   

    介殼蟲是危害洋蘭最常見的的害蟲之一。其種類繁多,主要寄生在洋蘭的莖干、葉片上,也可見于葉柄和假鱗莖基部的膜質鞘上,呈白粉狀,它們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為食。危害時輕者使該器官變黃老化,影響蘭株生長,重則成片覆蓋葉面,既消耗養分,又影響蘭株的光合作用,從而使生長發育受阻,不能正常開花結果,甚至出現枯葉、落葉,直到全株死亡。同時介殼蟲侵害后的傷口極易感染病毒,介殼蟲的分泌物,易招致黑霉菌的發生。 介殼蟲的繁殖能力強,一年可繁殖多代。其成蟲有蠟質介殼,一般農藥難以進入,防治比較困難,一旦發生,也不易清除干凈。  

    防治方法:  

    (1)以預防為主。在購買洋蘭時,要保證種苗無介殼蟲,其次由于介殼蟲多在水濕過重而又通風不良時發生,因此,日常管理應特別注意環境通風,避免過分潮濕。   

    (2)有少量介殼蟲時,可用軟刷輕輕刷除人工清除蟲體,再用水沖洗干凈。  

    (3)采用藥物防治時,在其若蟲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蠟質殼時進行,采用的農藥可用40%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敵百蟲25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2500倍液。一般連續噴灑1~3次,每次間隔7~10天效果較好。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介殼蟲易對藥物產生抗性,要掌握好農藥的使用濃度和交替使用農藥。   

    2.蚜蟲  

    它們常寄生于蘭株上,完成交配后產卵,在葉腋及縫隙內越冬,但在溫室中全年可孤雌生殖。以成蚜、若蚜危害蘭花的葉、芽及花蕾等幼嫩器官,吸取大量液汁養分,致使蘭株營養不良;其排泄物為蜜露,會招致霉菌滋生,并誘發黑腐病和傳染蘭花病毒等。 蚜蟲繁殖迅速,一年可產生數代至數十代。  

  防治方法:  

    (1)防治一定要及時,可在3~4月間蟲卵孵化時用40%氧化樂果乳油、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 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噴殺,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3~4次即可。  

    (2)家庭養蘭零星發生蚜蟲時則可用毛筆蘸水刷掉,并及時將刷下來的蚜蟲集中消滅,以防蔓延。   

    3.葉螨   

  危害洋蘭的葉螨有多種,以紅蜘蛛較為常見,其體小,紅褐色或橘黃色。以銳利的口針,吸取中片葉片中的營養,并引起植株水分等代謝平衡失調,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紅蜘蛛等在溫度較高和干燥的環境中,蟲體繁殖迅速,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  

    (1)保持環境通風,使環境濕度在40%以上,葉背經常噴水能控制葉螨的繁延。  

    (2)采用農藥時,由于農藥難以殺死蟲卵,一般是在蟲卵孵化后的成蟲、若蟲期進行,可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 20%四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連續2~3次。藥物交替使用效果較好。還可采用600倍液的魚藤精加1%左右的洗衣粉溶液噴殺。   

    4.薊馬  

  薊馬為纓翅目薊馬科害蟲,由于蟲體較小,活動隱蔽,危害初期不易發現。主要危害洋蘭的花序和花朵和葉片。危害葉片時以針狀口器刺吸蘭花的汁液,導致蘭葉表面出現許多小白點或灰白色斑點,影響蘭花生長,降低觀賞價值。花序被危害時,生長畸形,難以正常開花或花朵色彩暗淡 。  

  防治方法:  

    (1)由于薊馬對洋蘭花序和花朵的危害特別大且不易發現,應在花序抽出前做好防治。  

    (2)每年對全株進行1~2次噴灑農藥,可殺死蘭株各處的薊馬。  

    (3)開花前全株再噴施50%辛硫磷乳劑1200~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1500倍液等,一般1周1次,重復3~5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