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又稱兔病毒性出血癥。其特征為發病快、死亡率高。
1 流行病學
本病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3個月以上青年兔為高發群體。該病主要通過接觸病兔的飼草、飼料、飲水等感染。
2 臨床癥狀
群體突然發病,體溫升高,達40℃以上,病程短,傳播快,食欲減少甚至廢絕,死前神經興奮,掙扎,狂躁,最后表現神經抑制,四肢無力,頭多半偏向一側,漸漸死亡。
3 病理剖檢
肝臟腫大,質地變脆,切口外翻,切面粗糙,腎臟腫大,瘀血,表面有針尖大出血點,心肌松弛,表面有小出血點,肺臟出血、壞死,喉頭潮紅、出血,氣管出血,內有粘性分泌物,背部皮下有大面積出血。
4 實驗室檢查及診斷
4.1 細菌學檢查
無菌采病料涂片染色鏡檢和細菌培養,結果呈陰性。
4.2 凝集反應
采取人的“O”型血,制成4%紅細胞懸液;吸取生理鹽水0.5mL置一試管內,用一小塊濾紙插入剖開的病兔肝臟切縫內,用力擠壓其組織,使含病毒的肝組織液滲浸在紙上,將紙塊放到盛有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搖動后用吸管吸一滴帶有病毒液的鹽水放在玻璃片上,然后加4%的人“O”型紅細胞懸浮液一滴,紅細胞凝集成塊狀,即為陽性反應。也可取病兔肝臟,制成1∶30的肝臟懸浮液,用吸管將此液吸入一滴放置于玻璃片上,立即加入4%的人“O”型紅細胞懸浮液一滴,攪勻,紅細胞立即凝集,反應陽性。如紅細胞不凝集則為陰性。
通過以上的方法可以正確診斷是否發生兔瘟。
5 防治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只能根據臨床癥狀對癥治療,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抓好兔瘟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最好在仔兔斷奶后、母兔懷孕前用兔瘟疫苗進行預防注射。
1 流行病學
本病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3個月以上青年兔為高發群體。該病主要通過接觸病兔的飼草、飼料、飲水等感染。
2 臨床癥狀
群體突然發病,體溫升高,達40℃以上,病程短,傳播快,食欲減少甚至廢絕,死前神經興奮,掙扎,狂躁,最后表現神經抑制,四肢無力,頭多半偏向一側,漸漸死亡。
3 病理剖檢
肝臟腫大,質地變脆,切口外翻,切面粗糙,腎臟腫大,瘀血,表面有針尖大出血點,心肌松弛,表面有小出血點,肺臟出血、壞死,喉頭潮紅、出血,氣管出血,內有粘性分泌物,背部皮下有大面積出血。
4 實驗室檢查及診斷
4.1 細菌學檢查
無菌采病料涂片染色鏡檢和細菌培養,結果呈陰性。
4.2 凝集反應
采取人的“O”型血,制成4%紅細胞懸液;吸取生理鹽水0.5mL置一試管內,用一小塊濾紙插入剖開的病兔肝臟切縫內,用力擠壓其組織,使含病毒的肝組織液滲浸在紙上,將紙塊放到盛有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搖動后用吸管吸一滴帶有病毒液的鹽水放在玻璃片上,然后加4%的人“O”型紅細胞懸浮液一滴,紅細胞凝集成塊狀,即為陽性反應。也可取病兔肝臟,制成1∶30的肝臟懸浮液,用吸管將此液吸入一滴放置于玻璃片上,立即加入4%的人“O”型紅細胞懸浮液一滴,攪勻,紅細胞立即凝集,反應陽性。如紅細胞不凝集則為陰性。
通過以上的方法可以正確診斷是否發生兔瘟。
5 防治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只能根據臨床癥狀對癥治療,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抓好兔瘟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最好在仔兔斷奶后、母兔懷孕前用兔瘟疫苗進行預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