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養雞用藥誤區

   日期:2016-03-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0    
   目的不明,缺乏針對性:為論雞只是內科病、寄生蟲病、中毒,還是傳染病,一律用抗菌素。如若因氣候驟冷,或過熱暴飲、或飼料突換引起腹瀉,應該從飼養管理人手,無須監用抗生素。 

  長期用藥打持久戰:雞苗從1日齡到45日齡,在飲水和飼料中,每天加藥,有病加位。這種無休止用藥一是增加成本,二是使雞消化道內原有的正常菌群失調,破壞了細菌間相互制經我的平衡關系,從而使雞的抵抗力下降。 

  劑量偏大:養雞戶主觀地認為藥品標簽上規定的劑量不管用,任意加大劑量一倍,甚至兩倍。這樣,輕則慢性中毒,阻礙生長,剖檢可見肝、脾、腎腫大;重則出現急性中毒,導致雞只死亡。 

  同時應用幾種藥物:由于不性藥物成份和相互作用,常造成藥效倍增中毒或藥性拮抗的現象。如喹諾酮類藥物、氟哌酸與恩諾沙星同用,就會增大藥物的作用。又如氯霉素與堿類同用產生拮抗作用,使藥物失效,既增加了養雞成本,還延誤了治療時機。 

  不懂用藥療程:抗菌藥療程一般為3―5天,也就是一種抗菌素必須連續應用3―5天方能奏效。但有些養雞戶,用藥才2天,一看不起作用,就改用別的藥,造成療程過短效果差。或長期應用,使病菌產生耐藥性。 

  腹瀉時最好注射給藥:病雞在腹瀉情況下多為腸道炎癥,此時,腸道機能紊亂,分泌滲出增強,吸收能力減弱,腸運動功能也增強,藥物滲出增強,吸收能力減弱,腸運動功能也增強,藥物在腸內停留時間縮短,藥效難以發揮,因此,在腹瀉情況下,應以肌肉或皮下等注射方式給藥,療效顯著。當然內服給藥可增加與腸道細菌接觸機會,使抗腸道菌效果增加,因此,兩種給藥途徑應兼顧。 

  有些藥品規格繁多:例如痢特靈、土霉素、每片含量0.025克或0.05克或0.1克,而養雞戶有的養1600只雞,有的養800只雞,水里、料里應放幾片藥,換臬極不方便,常易引起中毒現象。所以,同一種藥物規格應統一。同時,應用片劑時,須搗碎、過篩、再搗碎、再過篩,費力費時,還易引起中毒,最好改成散劑。 

  應適當增添一些藥物的針劑劑型:病雞病情嚴重時,不吃不喝,再好的藥物也難進入體內。其次,很多疾病都有腹瀉現象,如前所述,藥物難以由腸道吸收,改為注射劑,以減少養雞的損失。 

  有些藥物名很新:或用商品名xx靈,xx清等,但未注明有效成份,給養雞戶的應用帶來一定困難。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