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作為食品行業中的一個特色產業,又系一個民生經濟,而茶葉收獲和加T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存在勞動強度高、效率低、占用農時多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茶產業進一步發展。因此,依靠科技進步,加強對茶葉生產機械的研發,實現茶葉生產機械化,使茶葉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不僅是提高茶葉品質、實現茶葉現代化的關鍵所在,而且有利于提高生產率、節約勞力和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我國茶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村建設、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茶產業的健康發展。尤其是在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資源結構性短缺的情況下,發展茶葉生產機械化,不僅意義重大,而且非常緊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實現茶葉機械化,首先要加強和完善茶葉機械標準化建設,改變茶葉機械質量參差不齊、科技含量低、熱能利用低等一系列問題。這是提高茶葉加工機械科技含量、食品衛生安全、建立集約型社會的要求iii。
茶葉生產機械化與茶機標準化之間存在互相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茶機標準化建設對茶葉生產機械化的促進作用,茶葉生產機械化是實現茶葉生產標準化、清潔化的前提,茶葉生產標準化是提高茶葉在市場上競爭力的有力保障。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國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現狀及其發展瓶頸,研究影響茶葉生產機械化
進程的茶機標準化建設問題,這對于研究和發展我國茶葉生產機械化,提高我國茶產業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我國茶園管理機械化的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1.1先進國家和地區的茶園管理機械化進展 茶園管理包括機耕、機采、機剪、噴灌、植保、運
輸等機械作業。日本及臺灣地區茶園管理機械化值得借鑒。日本茶葉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標準化生產:茶園管理和采摘日本茶園管理機械多采用乘用式,配備田間鐵軌,通過不同的配置可完成深耕、修剪、施肥、噴藥、植保、采摘等多種栽培管理作業;為了防霜,日本茶園大多配置了防霜風機,通過攪動氣流,可保證茶園溫度升高3-4℃,從而促使茶樹芽葉生長,提高鮮葉產量l氈重視鮮葉運輸環節,運輸T具均采用廂頂覆蓋金屬膜的微型貨車。臺灣茶園管理機械在方便操作、靈活輕巧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如氣壓式深層松土施肥機、坡地多用途作業機、深層多用途施肥機等l引。
1.2我國茶園管理機械化的發展現狀
茶園管理是茶葉生產的重要環節,是提高茶葉產量、質量和經濟效益的前提和基礎。茶園管理機械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在提高茶園管理水平,促進茶葉生產發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時效,增加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了重
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茶園實現機械化修剪、大宗茶機械化采摘和茶園除草方面,每年可節省成本40萬元左右f41。
茶園耕作機械是替代手工勞動,從事茶園深翻、中耕除草、施肥等作業,要求耕作適應性強和質量好,性能穩定,價格合理。目前已有C12型茶園中耕機,采用履帶行走方式,以S19512馬力柴油機為動力,但因價格較高,推廣使用受限;ZCJ-150-1型茶園中耕機,其結構簡單,運轉靈活,維修方便和價格適中等特點『51,解決了個體茶農和小型茶場茶園耕作作業需要。
茶葉采摘需要勞力大,時效性強,因此,發展茶葉采摘機械一直為各產茶國所關注。機械化采茶具有工效高、采摘及時,質量好,節約勞力和采摘成本,增加鮮葉產量、提高茶葉質量等優勢,受到茶區的普遍重視。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基礎上,研發了適合我國的修剪機和采茶機。如浙江川崎茶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 NV45型單人平形采茶機和PHV100型雙人弧形/平形采茶機、寧波電機廠生產的4CSW1000型雙人弧形采茶機等16'7|。目前除沒有適應深修剪作業的專用機型外,輕修剪、重修剪、臺刈以及修邊均有專用機械。我國目前采用的茶樹修剪均為往復切割式。
灌溉是茶葉大幅度增產的一項積極措施,并是茶葉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茶葉灌溉的方式有以下4種:澆灌、流灌、噴灌和微灌。微灌,可比噴灌節水12%~25%,系統T作壓力低,地表濕度小,可防止雜草生長和病蟲害,并可實現水肥一體化。
目前我國茶樹病蟲害防治常用手動噴霧器與背負式噴霧器(也稱“氣力式噴霧機”),前者常用于常量噴霧作業,后者是目前我國農村中最常用的植保機具,其占國內植保機械市場份額的80%以上,擔負農作物70%以上的防治面積,而靜電噴霧機目前在茶園施藥上較少使用。1.3我國茶園管理機械化存在問題與發展方向
我國目前適用于茶園栽培管理的機械嚴重缺乏,特別是缺乏名茶及高檔茶的采摘機械,還沒有一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采茶機和茶樹修剪機生產企業,采茶機、修剪機主要零部件還是靠國外廠家供應。因此,應當集中科技力量,采取機械T程和栽培技術相結合的研發
模式,開發具有我國知識產權的茶園作業機械。在茶園耕作機械方面,國內主要引入國外研發制造的微耕機,進行消化、吸收、改良試制,以適合我國茶區應用的茶園動力機及其配套農具,但都還難于滿足茶區需求。需要加強深度開發和研制,從而緩解農村勞動力緊張,提高效率。2我國茶葉加工機械化的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2.1國外茶葉加工機械化進展
日本絕大多數生產青一色的蒸青煎茶,按照制作工藝的成套設備已相當成熟。較為熟知的茶葉機械生產企業有日本寺田株式會社,其主營茶葉初加T機械設備;山益公司主營茶葉精加工機械;日本落合公司主營采茶機、修剪機等。在技術優勢上體現在茶機電路設計能力強,引進其他機械行業的先進技術,如紅外線鮮葉品質檢定設備。實現茶葉加工生產過程工業化管理,最新型的煎茶生產線體現在高度自動化、智能控制,茶葉在線水分監測、設備模塊化等方面,實現清潔化生產,保證茶葉產品衛生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
日本蒸青煎茶的精制T藝與我國炒青綠茶精制丁藝類似,其中特色較凸顯的是復火機械和茶葉色選機,復火加熱形式有遠紅外、熱傳導、熱空氣、微波四種,而在精制廠中大量推廣使用的是遠紅外一傳導滾筒復火機,與我國有差異的是其導葉板螺旋角很小,滾筒軸線處安有一棒型燃氣遠紅外發射器,下設有石油液化氣加熱爐具;目前采用色選機揀剔茶梗在日本茶葉精制廠已得到廣泛使用,新研制的CCD(電荷耦合圖像傳感器)茶葉色選機,承載著更先進的高新技術。
2.2我國茶葉加工機械化的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后,以生產大宗茶為主的初、精制加工機械迅速得到發展,茶葉機械品種多,型號多樣,初步滿足了各類茶葉產品加工,促進了茶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的茶葉加T機械在性能和配套機種的研制上得到不斷的改進和補缺,以名優茶加丁機械發展最快并在生產中加以推廣和應用。
近年來,高新技術在茶葉生產加工上不斷獲得應用,同時也存在挑戰。微波加遠紅外加熱殺青干燥技術配套使用,生產加T出的茶葉產品,香高味醇品質佳。蒸汽與熱風相結合的殺青機的研發,不僅保持了綠茶色澤綠翠,
而且香高味醇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在實踐應用中,存在殺青蒸汽溫度和脫水t藝較難掌握等技術瓶頸,從而限制了在一些特種茶和保健茶類加工領域的應用前景;熱風殺青作業殺青勻、透,殺青葉含水率亦低于一般傳統殺青形式,成茶品質良好,但由于殺青時間短,對生產工藝的掌握嚴格,同時對熱風爐的設計、制造提出了較高要求;電子計算機等檢測和控制技術不僅在單個茶葉加工生產機械中得到應用,而且隨著名優茶等連續化生產線得到推廣與普及,開始應用于芽形名茶加T全過程的參數檢測和程序控制l7。
多功能集成茶機機種、新機型不斷涌現,不斷解決名優綠茶加T制造T藝,鮮葉攤放丁序及其在制葉快速冷卻等問題。研制安全化、清潔化和連續化茶葉加T設備提上了日程,如目前在國內屬領先水平的一條名優綠茶連續化加工生產線,其對設備原材料嚴格要求,加工精度、美觀程度和加T規范,形成了茶機機電一體化工程和示范,值得提倡與推廣181。
2.3我國茶葉加工機械化存在問題與發展方向
我國茶葉加T機械除了約100家茶機制造企業較規范,注重研發外,其余均為規模小,生產條件差,制造水平低,研發和設計能力薄弱。往往在市場出現較新穎的機器,很多廠家進行仿制,不注重研究和解決與制茶質量有關的品質和茶機使用安全問題。
發展茶機是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大整合“產學研”科技力量,增強扶持力度,注重茶葉食品安全和茶機操作安全,組建茶葉機械研發中心,對茶機領域重大技術難題進行攻關研究(如茶機結構性能、配套設備和操作T藝等),形成規模化、清潔化、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發展模式,實現最大限度地提高茶葉品質和節約制茶勞力。
3開展茶葉機械標準化建設
3.1開展茶葉機械標準化建設意義
茶葉生產離不開茶葉機械化,開展茶葉機械標準化是市場競爭的技術規則,是科技成果轉化為勞動力的橋梁,是產品質量的保證,是通向新技術與市場的工具,是節省投入提高產H{比的途徑。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大潮中,茶葉機械標準化是促進茶葉生產向優質、高
效、低成本、名品牌的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茶葉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證l91。因此,加強茶葉機械標準化建設,制定和完善茶葉機械的標準,加大新型科技含量高的茶葉機械的研發力度,對于促進茶葉加T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2我國茶葉機械標準化建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加強茶葉加T機械標準化建設是提高茶葉加T機械科技含量、食品衛生安全生產、茶葉機械行業進一步發展、建立節約型社會、增強市場競爭力的要求。目前茶葉機械與其他食品工業機械相比其生產和使用存在以下問題c21產品質量差,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對茶機廠的監管不到位,造成了國內市場上茶葉機械產品存在著一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現為:原材料以次充好、產品粗制濫造、質量低劣,機械安全性能差;茶葉行業的技改和研發投入不足,不能緊跟國家政策變化和市場需求,及時設計和生產 m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茶葉加T機械,造成了目前茶葉加T機械落后于茶葉加T T藝和生產要求的現狀;茶葉加工機械在研制上基本上是模仿手工制茶,忽略節能,導致熱能最大利用率在60%左右;茶葉損耗高,不能較大的保留有效營養成分;我國茶葉加工機械的標準化建設起步晚,客觀上造成機械加T產品型號多、類型多、質量參差不齊、難以配套的現狀。如果將市場上所有的茶葉加 T機械應用統一標準,使茶葉加T機械模塊化,量化,這樣茶葉加丁廠家就能非常簡單的根據自身的茶葉特點和產量量身定做,配置到合適的生產線。
3.3茶葉機械標準化建設發展趨勢
茶葉機械標準主要包括茶園管理機械、初加工、精加工等成套設備術語和定義、產品型號表示方法、基本參數、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牌、包裝、運輸和貯存、產品使用說明書,從而體現茶葉產品質量。在茶葉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推行標準化,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加強科學管理,建立合理的生產秩序,減少廢品和次品,減少其他事故,從而穩定和提高茶葉產品質量,創造新的經濟附加值。為了進一步做好茶葉加工機械標準化建設,應明確茶葉加工機械歸農業部門管理,強化茶葉加T機械的標準制定和改進,加強茶葉加_丁機械產品的質量監督,才能做到與之相配套的物流標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