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犬華支睪吸蟲病的診斷與防治

   日期:2016-03-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7    
 
    犬華支睪吸蟲病是由后睪科(Opisthochiidae)支睪屬(Clonorchis)的中華分支睪吸蟲(C.Sinensis)寄生于犬的膽囊及膽管內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本病在我國分布較廣,已有20多個省市有本病報道,以南方各省流行最為嚴重。遼寧省遼北地區對此病發生少有報道。自2001年夏;秋季以來,筆者注意到該病在本地區時有發生,應引起重視。 

    1 發病情況 

    本地城郊一帶養犬戶較多。該病首例見于2001年9月,病犬為雌性,4月齡左右,表現極度瘦弱,下腹有輕微下墜感,排棕黑色水樣便,有嘔吐癥狀,黏膜蒼白黃染。據犬主介紹,病犬較同窩犬明顯瘦小,懷疑有寄生蟲,曾用左旋咪唑驅過蟲。1周前開始食欲減退,腹瀉,曾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未見任何好轉,病情逐漸加重,遂到醫院求診。當即采取止吐、止血、補液等對癥治療,待進一步檢查確診,次日上午病犬死亡。經尸體剖檢、病原學檢查,確診為犬華支睪吸蟲病。以后所遇病例經及時診斷和妥善治療,大多獲得痊愈。 

    2 臨床癥狀 

    本病常呈慢性經過。輕度感染時無明顯癥狀;重度感染時,最初表現為精神萎靡、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病情逐漸加劇,出現嘔吐、下痢、貧血、黃疽等癥狀。后期顯著消瘦,肝硬變,多繼發腹水而使腹部膨大,如不及時治療,常導致死亡。 

    3 剖檢變化 

    肝臟腫大,可達正常的2~3倍,表面凹凸不平,布滿土黃色、大小不一的囊腫;膽囊腫大、膽汁濃稠、膽管變粗,在囊腫、膽管、膽囊內可見大量活的蟲體和蟲卵;十二指腸內可見少量蟲體,小腸黏膜出血,腸壁水腫,胃內常積有大量液體,內含黑褐色絮片狀物,腹腔內有數量不等的淡黃色積液。 

    4 診斷 

    ①病犬喂過生的或未經煮熟的淡水魚蝦。②病犬消瘦、精神沉郁、貧血、黃疸、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嘔吐、排稀便或血便。腹壁緊張,觸診肝區敏感,肝臟腫大、后移。③糞便檢查發現蟲卵即可確診。華支睪吸蟲卵大小為29×17μm,呈黃褐色,葵花籽形或梨形,頂端有蓋,肩峰明顯,卵內含有毛蚴。 

    5 防治措施 

    ①吡喹酮是治療犬、貓華支睪吸蟲病較為理想的藥物,1kg體重口服50~75mg,一般1次即可奏效,但最好在5~7天后再服1次。此外,也可試用六氯對二甲苯、丙硫苯咪唑等藥物。②對于發病初期或病情較輕的犬,可用25%葡萄糖、5%碳酸氫鈉、復方氯化鈉、三磷酸腺苷、輔酶A及VB1、VB12等治療。③對于病情較重的犬,除上述方法外,還應進行止吐、消炎。治療中注意,對于已經出現肝腹水的病例,不宜進行腹腔注射。④加強預防,不讓犬采食生的淡水魚蝦;在魚塘邊、溝渠旁飼養的犬要定期驅蟲、檢查治療;消滅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 

    6 應注意的幾點 

    6.1 本病易與黃疸性肝炎、出血性胃腸炎等相混淆,應注意鑒別。 

    6.2 中華支睪吸蟲卵小,直接涂片容易漏檢,需采用水洗沉淀法或甲醛乙醚沉淀法進行糞便檢查。 

    6.3 養犬戶對定期驅蟲都有一定認識,但在驅蟲藥物的選擇上多認識模糊,以為左旋咪唑能驅除各種體內寄生蟲,使本病的早期防治受到影響。對此應加以引導。 

    6.4 犬患本病時,往往伴隨著嘔吐,內服驅蟲藥常常被吐出;因此,在應用止吐藥的同時注意觀察,如果吐出,要及時補喂,以確保藥物的有效使用劑量。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