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肉兔豆狀囊尾蚴病的診治

   日期:2016-03-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2    
  兔豆狀囊尾蚴病是由豆狀帶絳蟲的幼蟲豆狀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肝臟、腸系膜和腹腔內引起的一種絳蟲病。 

    (一)臨床病狀 

    某兔場105只肉兔宰殺后發現,有86只肉兔的肝臟表面和切面有許多灰白色或黃白色彎曲的條紋狀病灶,即六鉤蚴在肝臟移行形成的“嵌花斑”,感染率達81.9%。其中有25只病兔在肝臟表面、腸系膜、胃網膜以及隔肌處有豌豆大小灰白色透明的囊泡,內含1個白色頭節,刺破囊泡后流出透明液體。 

    (二)治療 

    用吸絳靈緩釋劑(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寄生蟲組研制)治療。每瓶吸絳靈緩釋劑加入20毫升生理鹽水,充分搖勻后,按0.4毫升/公斤體重頸部皮下注射后,肉兔膘情好轉,兔毛光亮,體重明顯增加;或用吡喹酮口服劑型治療(25毫克/公斤體重),每天1次,連用5天;也可用甲苯咪唑口服劑型治療(35毫克/公斤體重),每天1次,連用3天。但是口服劑型用藥量大,用藥時間長,防治費用大,且費時費力。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