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四季草莓賽娃的保護地栽培

   日期:2016-03-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9    
   2000年,石河子葡萄研究所引進新品種四季草莓-賽娃,經過栽培試驗后,適宜新疆栽植,尤其是冬春季日照較短、光照不足的情況下,賽娃保護地栽培優質豐產性強,可全年供應市場。現將其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品種特性 

    1.植物學特性 

    賽娃屬中日照品種,四季可開花結果,植株生長勢強,葉柄直立、緊湊,葉片大,橢圓形,匍匐莖發生能力稍弱,綠色,每株抽生匍匐莖5~7條,每條可分株4~6株,每個新莖上有1~3個花序,花序梗粗壯,每個花序上有1~3朵花,兩性花,白色。 

    2.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前期闊圓錐形,果頂截形稍扁平,后期圓錐形,果頂稍扁,大果型,平均單果重31.2克,最大單果重138克。果實紅色,光滑,具明亮光澤,果肉質細,桔紅色,硬度較強,口感好,味濃香,髓心部分稍有中空,可溶性固形物平均13.5%,最高16.2%,豐產、穩產,每667平方米定植8000~10000株,年累計產量達7500千克以上。中秋至深秋季節產量較高,秋季果實優于春季。露地與溫室栽培均可,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時有發生。 

    二、栽培技術 

    1.建園 

    選擇地勢平坦、土質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風良好的地塊。土壤pH值以5.5~6.5最適宜。前茬作物為黃瓜、西瓜、茄子、番茄等的地塊,應嚴格進行土壤消毒后,才可種植草莓。可于7、8月利用盛夏的自然高溫強光,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撒石灰50千克,加碎麥草或稻草500~800千克,結合消毒,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5噸,翻于土中,澆水,土壤濕潤后覆棚膜封嚴10~15天;或用生物藥劑殺菌均可。 

    2.栽前準備 

    施肥、整地:土壤消毒后,揭棚放風,待土壤干后,每667平方米加施磷酸二銨20~30千克或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餅肥100千克,肥料撒勻后,深翻30厘米,耙平后進行平畦栽植或壟栽,平畦一般畦寬1.2~1.5米,鋪膜,每畦栽4行,畦間起寬30厘米、高15~20厘米的畦埂;壟栽一般在低洼地,排水不良并且要進行冬季保護地栽培時選用較好,壟高20~25厘米,壟頂寬40~50厘米,底寬60厘米,鋪膜(南北起壟栽2行),壟間溝寬20厘米。 

    3.定植 

    ①時間與選苗 秋季9月上旬~10月中旬定植,定植過晚,則扣棚延長生長期,以保證產量,春季在溫室內可提早于2月份定植。選擇具有4~6片葉、葉柄、根莖粗壯、無病蟲害的1~2代大苗作為定植苗,這也是四季草莓早豐產的關鍵。 

    ②栽植 平畦栽植每畦栽4行,株行距為30~35×35~40厘米,采用三角形栽植的形式。冬季保護地一般用壟栽,栽時每壟栽兩行,花序向壟的外側,每667平方米栽植8000~10000株,做到“深不埋土,淺不露根”,栽后立即用小水澆灌1次,約3~4天后及時調整埋心苗、露根苗,將苗心與葉片上的泥土沖洗干凈,清洗2~3次。根據天氣情況每5~6天澆1次水。 

    4.栽培管理 

    ①扣棚 來年春季1月底~2月初扣棚,過早會影響腋花芽分化,且成本投入較高,地溫較低,光線較弱,草莓生長緩慢,畸形果多。棚膜選用藍色無滴膜,透光性強,采光率達98%。拱形棚面上每隔3~4米南北方向拉一道8號鐵絲,作好防風準備。 

    ②萌芽期管理 扣棚后當10厘米深地溫穩定在1~2℃時,根系開始生長,隨土溫上升逐漸發生新根,若在整地前未施氮、磷、鉀肥,則可在土壤解凍后、草莓萌芽前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復合肥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將肥料溶解在水中施用,以免傷根。 

    根系生長10天后,根莖開始萌芽,長出2片葉時噴1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每株3~5毫升,間隔7~10周,按草莓生長勢酌情噴2~3次,注意噴施苗心。 

    土壤保持濕潤,要求田間最大持水量為70%~80%,灌水時間以每天早、晚為宜。 

    用90%晶體敵百蟲200克或50%鋅硫磷乳劑200~300克,對水500~700克,澆灌根部,殺死金針蟲、地老虎和蠐螬。在埂邊及火道處撒放用90%晶體敵百蟲50克對水1~1.5千克,稍加點香醋,加拌麩皮2.5~3千克制作的毒餌,誘殺蟋蟀等害蟲。 

    ③溫、濕度調控 保溫初期至開花前:白天25~28℃,最高不得超過30℃,夜間13~15℃,相對濕度80%,夜間注意覆蓋草簾、彩條布。 

    花期至果實膨大期:確保白天22~25℃,夜間11~14℃,最低不得低于8℃,超過35℃或低于5℃則花的發育受限,畸形果較多。相對濕度40%~50%,超過80%,則花粉不易飛散,影響授粉受精。于每日中午頂部放風1~2小時降濕,氣溫高可延長放風時間。為提高坐果率,可用軟毛筆或棉花輕抹花朵,放蜜蜂效果更佳。果實采收期,白天保持20~24℃,夜間8~10℃,不低于5℃。 

    ④疏花疏果及水肥管理 為促進四季草莓結大果,早期待苗冠幅長至30~40厘米時,再留花結果,春栽苗則等到夏末秋初時結果,保證優質高產高效。花期保留4~5朵大花、早花,疏除晚花、小花,疏花時間越早越好,留果后再疏除小果、畸形果,每次每株保留3~4個大果即可,1批果成熟后,再選留4~5朵大花,以保持連續開花結果。草莓保溫后,至少追肥 4~5次,即在蓋地膜前、果實膨大期、開始采收期、盛果期和收獲后植株恢復期、生長前期,每20天追肥1次,以后每月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次,每667平方米10~15千克,最好配成0.2%的液肥,每株澆施300~500毫升,并及時澆水。另外中后期結合噴藥,葉面噴施多元微肥或有機營養液如植寶素、883豐產靈等,促進中后期果實良好發育,提高單果重及含糖量。 

    ⑤莖葉整理 在整個生長期,要不斷摘除下部老葉,促進上部新莖和新葉生長,但不能摘葉過度,可留6~8片健壯葉,一般在葉柄開始發黃,由直立變為平展時,從葉柄基部摘除。早期摘除匍匐莖,減少營養消耗,可增產20%,頂生花序抽生后,在其兩側留2個粗壯側芽并摘除其余側芽和匍匐莖。 

    ⑥病蟲防治 果實的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在花序顯露至采收期用50%灰霉星800~1000倍液,或50%速克靈800~1000倍液,或50%撲海因2000倍液加5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等,均勻噴霧,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花期用煙熏效果較佳。 

    葉部病害主要為白粉病(露地8月中旬~9月底發病較重),用70%大生700倍液、40%福星5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0.3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7~10天1次。 

    根部病害主要是根腐病,首先要挖除病株,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72.2%普力克水劑500倍液噴霧,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⑦冬季管理 四季草莓只要溫度適宜,可周年開花結果,10月中下旬,當氣溫降至5~7℃時,要及時扣棚,保證連續開花結果,管理同上。 

    ⑧果實采摘 采收時間根據氣溫變化及運輸距離遠近而定,12月至翌年3月中旬,宜九成熟采收,3月中旬~4月中旬宜八成熟采收,4月中旬~5月宜七成熟采收。若長途運銷,采摘時間應更早一些。采摘時在距果實1厘米果柄處掐斷,放在平坦的淺容器中,然后分級包裝,避免多層疊壓。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