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脫毒草莓保護地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6-03-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5    
  伊寧市塔什庫勒克鄉從2000年開始,采用脫毒原種苗,在本地擴繁成生產苗,667平方米產量平均在2000千克左右。現將其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品種選擇 

    適合在我地保護地栽培的品種主要有:杜克拉、圖德拉、豐香、魁怒甘等。杜克拉、圖德拉均為西班牙品種,生長勢強,果實鮮紅色,圓錐形,硬度大,極耐貯運,最大單果可達80克;連續結果能力強,需冷量小,667平方米產量達2000~3000千克,品質中等,屬酸甜型。目前是我地的主栽品種,占栽培面積的95%。豐香、魁怒甘均為日本品種,生長勢強,果實圓錐形,單果小,不耐貯運,適合本地銷售,667平方米產量為1500~2000千克,品質優,屬酸甜型。 

    二、育苗技術 

    1.種苗引進 

    原種苗從生產草莓研究所引進,為組培脫毒種苗,冷藏空運至伊寧,一級種苗,一般在3月20~4月10日前購進。667平方米用300~500株。 

    2.整地施肥 

    繁殖667平方米生產用苗需苗床200~267平方米。應選擇非重茬、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透性好的地塊為苗床用地。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作底肥,深翻,做到松、碎、平、凈,待用。 

    3.定植 

    原種苗購進后,按0.5×1.0米的株行距定植,定植時做到“淺不露根,深不埋心”,去掉老葉及多余葉片,保留3~4片心葉即可。定植后立即澆水。對于當天未定植的原種苗應保濕假植,假植時勿對心葉灑水,以免引起心葉腐爛,也不宜將心葉埋入土中。 

    4.管理 

    緩苗前,應保持土壤濕潤,緩苗后及時中耕除草。在匍匐莖大量抽生后,為使子苗順利扎根生長,應始終保持土壤濕潤,澆小水,澆后淺中耕。育苗圃底肥足時,在苗期可不再追肥,以防秧苗徒長。如底肥不足,在小苗大量生出后,補施1次氮肥,每667平方米10~15千克。為促使早抽、多發匍匐莖,可在6月下旬噴1次500毫克/千克赤霉素,每株5~10毫升。每株保留8~10條匍匐莖,每條匍匐莖留子苗4~5株,對多余的匍匐莖及匍匐莖上的子苗及時摘除。每株原種苗可擴繁30~50株,多時可達50~80株。 

    三、栽培技術 

    1.定植期 

    根據種苗的大小,預計產品上市期來確定定植時間,在伊寧從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均可定植。但以9月上旬為最好。 

    2.定植前的準備 

    ①整地施肥 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000~50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50~75千克,施肥后深翻細耙,隨后開溝做壟,壟寬50~60厘米。日光溫室栽培草莓應實行嚴格的倒茬制,對確實無法倒茬的溫室應采用暴曬、施重茬劑、熏蒸等方法殺滅病蟲等。 

    ②遮陰 由于草莓定植期處于高溫季節,而草莓為淺根作物,不耐高溫,為保證成活率,定植前必須對日光溫室進行遮陰。可在溫室骨架上搭遮陰網、覆蓋草簾、樹枝等。遮陰物在緩苗后即可撤去。 

    ③種苗準備 定植前1~2天對苗床澆透水,起苗與定植同時進行。起苗時應盡量避免傷根,去掉匍匐莖及較大葉片,只留葉柄及中心嫩葉3~4片。 

    3.定植 

    定植時盡量選擇陰天或下午進行。為降低地溫,在定植前1~2天可順定植壟進行1次溝灌。定植時在壟兩側水線處栽苗。株距12~15厘米,667平方米保苗10000~12000株。栽苗時,植株新莖的弓脊必須朝定植壟溝,以保證草莓花序及果實在壟背上。 

    4.管理 

    ①定植后到扣棚前 此階段以保苗為關鍵。定植后立即澆水,澆透,連澆3~4水。緩苗后及時檢查,未栽活的要補栽,以保全苗。以后主要是松土、除草、摘除老葉等作業。進入正常管理后停止追施氮肥,控制澆水,進行蹲苗,使幼苗充實,促進花芽分化。 

    ②扣棚、覆地膜、設滴灌帶 10月底前扣棚,采用半無滴塑料膜,大小片形式。扣棚后溫度迅速上升,此時溫度應控制在20℃以下,以免高溫時間過長造成不適現蕾??叟锖髴皶r覆地膜,用幅寬1.0米的黑色地膜,在植株上方捅孔,破膜提苗。穿孔要小,提苗后將孔用土封嚴。覆蓋地膜前,鋪設滴灌管。 

    ③植株調整、疏花、疏果 草莓一年中葉片不斷更新,在生長季節當發現植株下部葉片呈水平著生,并開始變黃,葉柄莖部也開始變色,說明老葉已失去光合作用的機能,應及時從葉柄基部去除。溫室中栽植密度較大,應及時不斷去除老葉,以利通風透光。 

    對授粉不良的花、小果、僵果、畸形果要及時摘除。同時,對同一批次抽生的花序,要視植株長勢摘除過量的花,以保證養分的集中供應,使留下的花朵著生整齊,果個增大,成熟期集中。在除老葉、疏花、疏果的同時,隨時摘除抽生的匍匐莖。 

    ④溫濕度管理 扣棚后溫度迅速上升,尤其是防止11月前出現高溫,一般要保持在20℃以下,以免造成不適現蕾。12月份以后氣溫明顯下降,室內溫度在20~25℃,植株解除休眠,開始正常生長發育。在展葉、吐蕾期,溫度適當高些,以白天25~30℃、夜間12~15℃為宜。溫度過高花序伸長太快,應注意放風。開花期以后白天20~25℃、夜間8~10℃為宜。果實膨大期白天18~22℃、夜間5~7℃為宜。溫度過高,果實未充分膨大即轉色變紅,影響品質。所以,果實膨大成熟期以白天20℃、夜間6℃左右最好。室內空氣濕度一般保持在70%~80%為宜,開花期濕度要小一些,以60%為宜。土壤應經常保持濕潤,尤其是果實膨大期,需水量大,應滿足水分供應,但要注意避免地面、室內濕度過大。室內濕度大不僅影響授粉質量,而且植株易感病。溫濕度的調節主要靠通風換氣解決,通風應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則,通風過大或突然通風易造成燒葉現象。 

    ⑤肥水管理 草莓是連續性結果,植株需肥水量大,尤其是開花結果期。底肥充足時,補充葉面肥和少量氮肥即可,氮肥可溶于水池隨滴灌施入,如施復合肥,667平方米用量不超過20千克。在澆水前,揭起地膜,在兩株中間打孔,施后覆土蓋膜。在此階段,應結合澆水追施肥料,667平方米施復合肥20千克。也可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2~3次。盛花期噴0.3%硼砂液1次。 

    ⑥赤霉素的應用 在花蕾出現30%以上時,每株噴5~1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5毫升,重點噴心葉。噴后棚溫略為提高,促使頂花序提前開花。如噴過早會把腋芽變成匍匐莖,促使匍匐莖抽生;噴灑過晚起不到促進花芽分化的作用,只能促進葉片增長。 

    ⑦放蜂授粉 棚內通風不好,自然授粉不良,為提高坐果率,1座溫室可放養1箱蜜蜂。蜜蜂的活動溫度為20~30℃,與草莓花期管理溫度20~25℃相近。為避免溫室通風時蜜蜂逃走,可在通風處用紗窗或遮陰網阻擋。 

    四、采收 

    根據銷售方式采收果實,在本地銷售時,果實成熟度達90%以上時采收。對外運銷售的果實成熟度達80%即可采收。采收時輕摘輕放,去掉果柄。 

    五、病蟲害防治 

    1.灰霉病 

    主要危害果實,發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現褐色病斑,并擴展變褐、變軟及腐爛,病部表面產生灰色霉層。在栽植密度過大,持續高溫環境(溫度20~25℃),該病易大量發生。防治方法:栽植密度不宜過大,注意通風換氣,及時除去感病的果、葉,并深埋。藥劑防治要選擇低毒、殘留期短的生物制劑。選用百菌清、速克靈煙劑,保麗安600~900倍液,農利靈1000倍液均可,注意藥劑交替使用。 

    2.白粉病 

    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果實。發病初期葉脊面出現薄霜似的白粉狀物,易于辨認。嚴重時葉面向上卷曲,后期呈紅褐色。氣溫高時易發此病。發病初期可選用特富靈2000~3000倍液、福星乳油2500倍液、翠貝2000~3000倍液防治。 

    3.輪紋病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呈現圓形紫色小斑,以后病斑逐漸擴展成橢圓或菱形,沿葉脈構成V形病斑是該病的明顯特征。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圍黃褐色、紅色或紫紅色,病斑有輪紋,后期出現小黑點,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致使葉片干枯死亡。世高1500~2000倍液防效較好。 

    4.蚜蟲 

    可選用阿克泰2500倍液、莫比朗3000倍液或國產吡蟲啉類制劑均有好的防效。 

    5.紅蜘蛛 

    以阿維菌素類藥劑防治較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