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蠶豆粉絲加工技術

   日期:2015-06-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0    
    (一)提取淀粉  

    1.泡豆 

    稱取一定量蠶豆,用潔凈水浸泡,水量為豆重的2倍。泡豆時間隨著季節不同而異,夏短冬長。泡豆適度的標志是:蠶豆吸足水后比干豆增重一倍;或用手指擠捏蠶豆,豆皮能順利脫下,折斷豆瓣,斷面應不見啞白色(干豆瓣色)。  

    2.淘洗 

    去掉蠶豆中夾帶的泥沙及其它雜物,并清洗干凈,撈出的蠶豆夏天必須1小時內上磨。  

    3.磨豆 

    先用粉碎機粉碎,再用鋼磨細磨,磨漿愈細出粉率愈高。磨豆的用水量應以磨口流出的豆漿液不發熱為度。磨豆時適當添加少量食用油腳,用以消泡。磨豆時一定要注意豆漿液不發熱(不超過30℃),溫度太高將使淀粉部分糊化(即民間師傅所說的燒壞淀粉),淀粉收得率將降低。 

    4.豆漿液 過振動篩(50~80目) 

    將磨好的漿料,用泵打上振動篩粗濾,除去豆渣,振動篩上用冷卻水噴淋,使豆渣中的淀粉完全洗出。但是用水量不能過大,用水過多將增加后處理(沉降淀粉)的工作量,也增加生產成本。 

    5.調漿 

    用泵將振動篩的漿液打入大缸內,加入一定量的黃粉液(亦稱油粉,為淀粉沉降層上面的淺黃色濃稠的膠狀渣液)、中漿水(亦稱甜漿)、小漿水(亦稱三盆漿)和大漿水(亦稱酸漿水或稱老漿水),充分攪拌,至pH值為5.2左右。調漿是否合適,可用一小白色玻璃瓶取出攪拌均勻的料液觀察。靜置后,應迅速出現三層,底層為白色的淀粉層,中層為淺黃色的浮渣層,上層為含蛋白質的混濁液。分層的時間愈短,各層的界線愈分明,則調漿最合適。 

    6.撇漿水 

    將調好酸度的大缸漿液靜置20分鐘后,撇出(或從缸邊側孔排出)上層漿水至酸漿缸內(為大漿,亦稱老酸漿)留用,撇出2/3缸漿水后或繼續加入新鮮漿料再調漿,或進一步小心撇出淀粉層上的浮渣液棄去,混有淀粉的浮渣液則收集在一空收集缸內,以回收其中的淀粉。  

    7. 過細篩(150~180目) 

    用木棒將大缸內淀粉層撬起并攪勻,取出過細篩,粉水漏入一小缸內(與大缸比較而言),過篩時用水沖洗渣粒,使淀粉完全洗出,殘渣棄去。向小缸內再加入一定量潔凈清水(由淀粉多寡決定),用木棒充分攪拌粉水,靜置1~2小時(夏天1小時,冬天2小時)后,將上層清澄的漿水(中漿,亦稱甜漿)撇至中漿缸內備用,下層混濁的漿液棄去。若夾有淀粉則放入大漿淀粉收集缸內一起回收淀粉。然后再加入一定量潔凈的清水,用木棒充分攪拌粉水,靜置5小時以上(夏天宜短些,冬天宜長些)。  

    8.吊濕淀粉(亦稱潮粉) 

    淀粉水靜置后將上層清液(小漿,亦稱三盆漿)撇至小漿缸內備用,淀粉層上的黃粉液小心撇出放人黃粉缸內備用。再用清水洗凈淀粉層上的黃粉,這時缸內留下潔白堅實的淀粉沉降層。若遇淀粉層不堅實,則撒入1~2瓢清水,再將缸輕輕搖動,靜置1~2小時,淀粉即能堅實。將小缸內淀粉取出,放入白細布吊起,濾去殘留水分,至不滴水時稱重。取出粉團轉移到曬粉臺上曬粉。  

    (二)壓制粉條  

    1.配粉 

    稱取曬1天的濕淀粉,搓碎,加入需要量玉米淀粉,充分混勻。 
  
    2.打糊 

    稱取需要量的濕淀粉,搓碎,放入糊盆,糊盆應保溫(冬天用沸水保溫,夏天用熱水,春秋用70℃左右的熱水),加入一定量的溫水,充分攪拌,至不存在粉粒為止。沖入計量沸水,用竹棍迅速攪拌,使淀粉完全糊化,并且稀稠均勻,用手指沾一些粉糊向空中摔出,能拉成極細的細絲,粉糊則可用。  

    3.和面 

    裝好攪拌裝置,向粉糊內加入混勻的淀粉,邊攪拌邊加入淀粉。加完混合淀粉后繼續攪拌,至不存在白色的生粉粒(用2.5千克曬一天的濕淀粉打糊的話,加溫水2千克,沖入沸水9千克左右,可和入混合淀粉50千克左右)。  

    4.揉面 

    停止機械攪拌,改用人工揉面,由上向下不斷翻揉,使粉體粘韌性增加,硬性減少,一直揉至粉體很細勻,表面有光澤。用雙手捧起一團粉體,可從指縫柔滑的漏下,能拉成很細線條,線條落在粉體表面仍保留條痕3~4秒鐘后才消失,可開始壓制粉條,但仍需不停揉面。  

    5.壓制粉條 

    先在灶上裝好漏粉桶及擠壓機械,漏粉桶底離鍋中水面距離可根據粉條粗細要求及粉團質量而定。漏粉時鍋中水溫應控制在95~98℃。待粉絲轉動大半圈開始浮起時,用筷子撈起拉出經過粉池(不斷充入冷水),再入理粉池冷卻、清理、成把、截斷,用1米左右竹竿穿起,放入漂洗池中漂洗。漂洗池內的漂洗液為清水加20%大漿水,夏天用中漿水。加入酸漿水漂洗是利用漿水的酸性,一方面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繁殖,另外使粉絲內殘余色素溶去或不顯色,從而使粉絲曬干后更晶亮潔白。  

    6.涼粉 

    粉絲漂洗后,提出懸掛到木架上涼放。如采用冷凍處理更能增加粉絲的彈性。涼粉的時間,約2小時,涼透為止。  

    7.泡粉 

    粉條涼透后移入清水中浸泡,要全部浸入水中,浸泡過夜第二天即可曬粉,若天氣不好,冬季可連續浸2~3天,夏天浸1天即要換清水。如設有烘房則不受天氣影響,可連續生產。 

    8.曬粉  

    (1)搓粉 

    將清水池中的粉條移到漿水池中浸1~2小時,漿水池中的漿水與漂洗池中的漿水組成一樣。將粘結的粉條輕輕搓散,再放入另一漿水池中漂洗一次,然后逐把移入手推車,送往曬場。  

    (2)曬粉與整理 

    將穿有粉條的竹竿的兩端掛在曬場鐵絲繩索上,將粉絲理清,分散鋪開,整理亂結,拉下斷頭,使粉條整齊挺直。在曬粉期間要將竹竿轉向,使粉絲干燥均勻。  

    (3)收粉及包扎 

    粉絲曬至八九成干后連竹竿一同取下,攤放在地面片刻,讓其吸潮,待脆性消失后,用大竹籮筐運入庫房捆扎,用螺旋擠壓機打包,稱重。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