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南美白對蝦"耗底"的控制方法

   日期:2016-03-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南美白對蝦的人工繁殖與養殖自上世紀90年代初在我國興起,經過了十多年的實踐累積,養殖技術日趨完善,在養殖成功的前提下追求高產是普遍的目標,高密度放養模式就在此時應運而生,對增加池塘單位產出,提高養殖效益有很好的幫助。但是,池塘水體的養殖承載能力是有限度的,放養密度過高,必然引發一系列負面問題,而"耗底"就是一種最常見的現象。 

    "耗底"多出現在放養密度較高的蝦塘,多發生在養殖中后期。當"耗底"現象發生時,最先直接受損的是體格較弱的蝦群。"耗底"現象發生初期,絕大多數蝦都還能正常攝食,但此時底部已經開始出現死蝦,隨著判斷不及時和控制方法失誤死蝦會增加,特別在對蝦脫殼時,蝦體比較弱,死亡量明顯增加。死蝦并無明顯癥狀,但會伴有軟殼、脫殼不遂、少量的鰓部問題及游泳足發黃等異常變化。死蝦癥狀和其他很多病癥接近,容易誤判。根據筆者對若干蝦池的追蹤觀察總結,得出出現蝦池"耗底"時,蝦塘環境都會出現以下情況:①天氣近期內變化無常且較為悶熱;②夜間蝦群跳躍頻繁,有缺氧的應激癥狀;⑧水色變化快或富營養化;④蝦塘底部呈現亞缺氧狀態;⑤亞硝酸鹽和氨氮偏高。 

    筆者通過在海南多次對"耗底"現象跟蹤處理,采取有效措施,"耗底"現象被得到較好抑制,處理心得歸納總結如下: 

    1.養殖過程中每8~10天使用一次"海富益生清水素",用量為150克/畝?米,放苗30天后每月使用"海富硝化菌"兩次,每次用量為250~350克/畝?米,并且配合使用"富氧"2畝?米/包。在高密度養殖條件下,水質惡化速度相對比較快,主要體現在亞硝酸鹽和氨氮等指標急劇升高,-方面對蝦體本身形成一種毒害作用;另一方面影響水體中有益藻類和細菌的繁殖,破壞原本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間接也對蝦產生危害。 

    "海富益生清水素"是由多種芽孢菌種組成,經過科學生產工藝加工而成的高科技產品。首先,由于芽孢菌種數量多,而且組合具有很高的科學性,有效地保證了菌種之間的協同作用,能很快適應不同水體環境,快速繁殖增殖;其次,產品含菌量高,極其容易形成龐大的芽孢菌團,高數量的芽孢菌群體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消滅有害菌群,為養殖水生動物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由于活菌的生長也和其他動物一樣,有生長死亡的過程,而且菌種的自我繁殖和生物效力會逐漸降低,所以要不斷補充新菌種。需要指出的是,施放"海富益生清水素"會消耗水體溶解氧,所以上面提到,在施放"海富益生清水素"的同時,要配合使用"富氧"。海富"富氧"其含氧量比市面上一般增氧劑要高出好幾個百分點,2畝/包的量足以穩定溶解氧水平。到了養殖中期 (即約30天后),經過前期的養殖,池塘底部已經積蓄了一定量的藻類尸體、養殖對象排泄物、殘餌等腐敗物,這些都是制造亞硝酸鹽及氨氮的主要來源,這個時候就必須補充降解亞硝酸鹽及氨氮能力更強的菌種--海富硝化菌,用來消耗氨氮和防止亞硝酸鹽量的擴大。 

    既然"海富硝化菌"降解能力強,那單一使用它就足夠了,為什么還要繼續使用"益生清水素"呢?因為這兩種菌群的作用不一樣, "益生清水素"作用是制造芽孢菌團,有效抑制病原菌的擴大,提高防病的良好環境因素。 "海富硝化菌"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池底亞硝酸鹽的產生與消耗氨氮,降低池底有害物質的破壞作用,提高池內養殖環境有利因素的作用。 "海富硝化菌"與"益生清水素"交替使用,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取得"1+1>2"的效果。還有就是需要保持池塘內的生態平衡,池塘是一個小而復雜的生態系統,如果只施用單一的菌種,維持系統平衡能力就非常弱,池塘生態平衡容易因為某些小因素的異常變化而受到影響甚至是破壞,當平衡不能繼續保持時,底質和水質也會變壞。 

    2.防止"耗底"現象時,還可以使用第二套方案。首先使用海富"富氧",2畝/包,1小時后用海富"養水王",3畝/瓶的量拌"漁家樂"2畝/包的量潑灑,重點潑灑淺水區及四角。海富"養水王"主要是由EM菌和 PSB菌復合而成,活菌含菌量達到5×1000000000個/毫升左右,進入池塘后極易形成強大的有益菌團,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原細菌的繁殖,起到預防疾病的功能,同時兼有特強養水調水功能,在短時間內起到改變水色的作用。 "漁家樂"屬于溫和型的中草藥產品,因為配方配伍科學合理,具有很強的殺菌抗病毒作用,對蝦體不產生刺激性,具極有效的防病健體的功能。池塘環境穩定在比較適合養殖的條件后,只要再定期使用海富硝化菌,"耗底"現象基本不會重現。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出現"耗底"時池塘四角要重點改良,高位池養殖還要注意池塘中央的水質、底質改良。池塘四角一般水交換量比較小,水質相對來講要差一些,由于高位池底部建造一般采用漏斗型,池中央聚集的養殖殘留物比較多,容易滋生有害生物敗壞水質,因此,處理"耗底"時,應加強深水區的水質改良。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