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池塘全價顆粒飼料養魚的普及,單位面積產量普遍提高,但養殖戶盲目追求高產,過大提高草魚苗種放養密度,池塘養殖水體不斷富營養化,主要表現為缺氧和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含量過高,草魚疾病發生頻繁,同時,還因養殖戶缺乏"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健康養殖觀念和科學的防病治病技術,導致在池塘養殖中草魚成活率普遍較低。
提高草魚養殖成活率,必須從魚苗、魚種及成魚三個不同的養殖階段做好控制水環境,科學防治疾病,適時投餌,合理放苗等工作。
一、魚苗培育
提高草魚苗的成活率獲得優質苗種,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徹底清塘 帶水清塘,水深30厘米,使用統統殺或清塘A型徹底殺滅野雜魚、螺蜆、水生昆蟲及其他有害生物,清除池塘周邊雜草。
2.施足基肥,適時下塘 在魚苗下塘前一周左右,適當注水,使池水保持在50~60厘米(注水時必須用80目網布嚴格過濾)。根據水質情況施用科洋水產專用肥,一般老池塘施肥量為2~3千克/畝、新塘3~4千克/畝,培育魚苗的適口餌料。
當池中輪蟲數量達到高峰期(10000個/升,生物量20毫克/升),水花適時下塘。如果天氣或供苗不及時等原因,延誤進苗時間,池中輪蟲高峰期已過的情況下,可采用科洋"魚蟲殺星",按1米水深每瓶(100毫升)3畝劑量化水沿池邊潑灑,殺死部分大型浮游動物,同時補充肥料,適時再投放魚苗。
3.適時追肥 水花下塘后,根據池水肥瘦度,合理追施科洋A型或B型肽肥,每七天左右,潑灑EM源露或保水靈。以確保水質良好,餌料生物豐富,促進魚苗健康快速生長。
4.檢查疾病,及時防治 魚苗培育階段對魚苗危害最大的疾病是白頭白嘴病。通常有細菌性白頭白嘴病和車輪蟲等原蟲引起的白頭白嘴病,兩種疾病均會導致草魚夏花魚種大批死亡,在診斷過程中要嚴格加以區別。細菌性的白頭白嘴,表現為發病急,短時間內出現大批量死亡,因此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1)保持池內清潔,確保餌料豐富。
(2)全池潑灑克毒靈或菌速殺或殺毒靈或魚安等藥物進行防治。
(3)及時拉網分塘。
車輪蟲等原蟲引起的白頭白嘴病,表現為食量下降,魚苗煩躁不安,上下竄動,其治療方法為先用水質保護解毒劑調節水質,第二天使用車輪蟲特殺,化水全池潑灑,第四天使用一次毒克。
二、魚種培育
1.夏花放養 培育草魚夏花魚種的池塘條件與培育魚苗的基本相同,面積5~8畝,水深1.5~2米,一般在6~7月份放養,實際生產中應本著宜早不宜遲的原則,重點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投放體質健壯、規格齊整的夏花苗種,這一技術措施往往容易被忽視,造成魚種規格大小不一致,攝食不勻,誘發疾病,影響成活率。
(2)主配養的幾種夏花魚種不能同時下塘,應先放草魚,后放配養魚,一般間隔時間為10~15天左右,確保草魚優先生長。
(3)根據各地養殖模式不一樣,放養密度應根據成魚生產的需求以及養殖池塘的條件,夏花放養的時間,苗種出塘的規格,飼料投放的品種和數量進行綜合考慮。
2.投餌施肥 養魚要高產,就必須有足夠的飼料和肥料,合理投喂,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勻、足、好",因地制宜,靈活掌握,做好以下工作:
(1)餌料要適口。夏花初下塘應在破碎料中拌和EM源露進行投喂,隨著魚體的增長,飼料顆粒也隨之增大。
(2)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投喂量要逐步增加。由于草魚非常貪食,在7~9月魚病高發期,應根據天氣情況嚴格控制投喂量。陰雨天少投或者不投;天氣晴朗,風向正常,應抓住時機適當多投,先投草料再投精料。嚴禁投喂腐爛變質的飼料。
(3)以草魚為主的池塘應適當配套花白鰱魚種,10天左右使用科洋A型或B型肽肥,交叉使用一次EM源露或保水靈或益池保,降低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
(4)越冬前投餌施肥要充足,確保魚種膘肥體壯,安全越冬。
提高草魚養殖成活率,必須從魚苗、魚種及成魚三個不同的養殖階段做好控制水環境,科學防治疾病,適時投餌,合理放苗等工作。
一、魚苗培育
提高草魚苗的成活率獲得優質苗種,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徹底清塘 帶水清塘,水深30厘米,使用統統殺或清塘A型徹底殺滅野雜魚、螺蜆、水生昆蟲及其他有害生物,清除池塘周邊雜草。
2.施足基肥,適時下塘 在魚苗下塘前一周左右,適當注水,使池水保持在50~60厘米(注水時必須用80目網布嚴格過濾)。根據水質情況施用科洋水產專用肥,一般老池塘施肥量為2~3千克/畝、新塘3~4千克/畝,培育魚苗的適口餌料。
當池中輪蟲數量達到高峰期(10000個/升,生物量20毫克/升),水花適時下塘。如果天氣或供苗不及時等原因,延誤進苗時間,池中輪蟲高峰期已過的情況下,可采用科洋"魚蟲殺星",按1米水深每瓶(100毫升)3畝劑量化水沿池邊潑灑,殺死部分大型浮游動物,同時補充肥料,適時再投放魚苗。
3.適時追肥 水花下塘后,根據池水肥瘦度,合理追施科洋A型或B型肽肥,每七天左右,潑灑EM源露或保水靈。以確保水質良好,餌料生物豐富,促進魚苗健康快速生長。
4.檢查疾病,及時防治 魚苗培育階段對魚苗危害最大的疾病是白頭白嘴病。通常有細菌性白頭白嘴病和車輪蟲等原蟲引起的白頭白嘴病,兩種疾病均會導致草魚夏花魚種大批死亡,在診斷過程中要嚴格加以區別。細菌性的白頭白嘴,表現為發病急,短時間內出現大批量死亡,因此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1)保持池內清潔,確保餌料豐富。
(2)全池潑灑克毒靈或菌速殺或殺毒靈或魚安等藥物進行防治。
(3)及時拉網分塘。
車輪蟲等原蟲引起的白頭白嘴病,表現為食量下降,魚苗煩躁不安,上下竄動,其治療方法為先用水質保護解毒劑調節水質,第二天使用車輪蟲特殺,化水全池潑灑,第四天使用一次毒克。
二、魚種培育
1.夏花放養 培育草魚夏花魚種的池塘條件與培育魚苗的基本相同,面積5~8畝,水深1.5~2米,一般在6~7月份放養,實際生產中應本著宜早不宜遲的原則,重點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投放體質健壯、規格齊整的夏花苗種,這一技術措施往往容易被忽視,造成魚種規格大小不一致,攝食不勻,誘發疾病,影響成活率。
(2)主配養的幾種夏花魚種不能同時下塘,應先放草魚,后放配養魚,一般間隔時間為10~15天左右,確保草魚優先生長。
(3)根據各地養殖模式不一樣,放養密度應根據成魚生產的需求以及養殖池塘的條件,夏花放養的時間,苗種出塘的規格,飼料投放的品種和數量進行綜合考慮。
2.投餌施肥 養魚要高產,就必須有足夠的飼料和肥料,合理投喂,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勻、足、好",因地制宜,靈活掌握,做好以下工作:
(1)餌料要適口。夏花初下塘應在破碎料中拌和EM源露進行投喂,隨著魚體的增長,飼料顆粒也隨之增大。
(2)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投喂量要逐步增加。由于草魚非常貪食,在7~9月魚病高發期,應根據天氣情況嚴格控制投喂量。陰雨天少投或者不投;天氣晴朗,風向正常,應抓住時機適當多投,先投草料再投精料。嚴禁投喂腐爛變質的飼料。
(3)以草魚為主的池塘應適當配套花白鰱魚種,10天左右使用科洋A型或B型肽肥,交叉使用一次EM源露或保水靈或益池保,降低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
(4)越冬前投餌施肥要充足,確保魚種膘肥體壯,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