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狐、貉螨病的綜合防治

   日期:2016-03-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84    
    螨病是由疥螨科和癢螨科所屬的螨寄生于毛皮動物的體表或表皮下所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膚病。為接觸性傳染,如果飼養管理不當、治療不及時,會直接影響動物健康和毛皮質量,給飼養場造成嚴重損失。 

    近年來,隨著狐、貉飼養數量的增多、密度的加大,狐、貉螨病的發病率也在升高,甚至有的飼養場的狐、貉常發生因螨病而死亡的病例。 

    1病原 

    螨類是不完全的節肢動物,其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若蟲和成蟲4個階段。 

    1.1疥螨鉆進宿主表皮挖鑿隧道,蟲體在隧道內進行發育和繁殖。在隧道中每隔相當距離即有小孔與外界相通,以通空氣和作為幼蟲出入的孔道。雌蟲在隧道內產卵,每個雌蟲一生可產40~50枚卵,經2~3天從卵內孵化出幼蟲,幼蟲爬到皮膚表面,在毛間的皮膚上開鑿小穴,在里面蛻化變為若蟲,鉆入皮膚,形成狹而小的穴道,并在里面蛻化為成蟲。 

    1.2癢螨 雌蟲蟲體呈橢圓形,污白色。雌蟲產出幾十到100個蟲卵,在適宜的條件下,經3~4天從中孵出6條腿的幼蟲,此幼蟲經過若干天蛻皮之后,變終末稚蟲,再經蛻皮后變為成蟲。 

    2流行特點 

    狐、貉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互相傳播。患病動物是主要傳染源,例如密集飼養、配種等均可傳播。通過直接污染的籠舍、食盆、產箱以及工作服、手套等也可間接傳播。秋、冬季節,光照不足、高溫高濕、通風不良,有利于螨蟲發育,故螨病蔓延較廣,發病較重。春末、夏初,獸體換毛、通氣改善、皮膚受光照充足、疥螨和癢螨大量死亡,這時癥狀減輕或完全康復。 

    3臨床癥狀 

    3.1疥螨劇癢為本病的主要癥狀,且貫穿于整個疾病中。一般先發生在腳掌部皮膚,后逐漸蔓延到飛節及肘部,然后擴散到頭、尾、頸及胸腹內側,最后發展為全身感染。感染越重,癢覺越劇烈。其特點是病狐、貉進入溫暖小室或經運動后,則癢覺更加劇烈,使之不停地啃舐,以前爪搔抓,不斷向周圍物體摩擦,從而加劇患部炎癥,同時也向周圍散布大量病原。狐、貉由于身體皮膚廣泛被侵害,食欲減退,有時發生中毒死亡,但多數病列經治療預后良好。 

    3.2耳癢螨初期局部皮膚發炎,有輕度癢覺,病狐、貉時而搖頭,或以耳殼摩擦地面、小室、籠網,并以腳爪搔抓患部,引起外耳道皮膚發紅、腫脹,形成炎性水泡,并有漿液滲出。滲出液粘附耳殼下緣被毛,干涸后形成痂,厚厚地嵌于耳道內,如紙卷樣,堵塞耳道。有時耳癢螨鉆入內耳,損傷鼓膜,造成鼓膜穿孔,此時病狐、貉食欲下降,頭呈90~120°角轉向病耳一側。嚴重病例可能延至篩骨及腦部,則出現痙攣或癲癇癥狀。 

    4診斷 

    本病根據患獸皮膚被螨蟲侵害所產生的特征性臨床癥狀(結痂)而較容易作出診斷。對癥狀不明顯的病獸,需采集患部皮膚上的痂皮,檢查有無螨蟲后才可確診。有條件的飼養場,用手術刀片刮少許結痂下面污血物,置潔凈玻璃皿內,用10%NaOH溶液浸泡3~5分鐘,然后蘸取1滴懸浮液置載玻片上,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即可在視野內看到螨蟲。也可用倍數較大的放大鏡觀察到螨蟲。 

    炎癥鑒別:臨床上應與真菌病區別,主要不同點:螨病全身部位都可感染,病獸有劇烈癢感,外觀除脫毛外,病變部形狀不規則;真菌感染癢感輕微,病變部多數呈界線明顯的圓形癬斑,痂皮脫落后呈現鮮紅色濕潤,表面呈糜爛樣并帶有殘毛。如果采集病料處理后用顯微鏡檢查,兩者更易區別。 

    5防治措施 

    螨蟲有高度的接觸傳染性,遺漏患部、散落病料,都可造成新的感染。可采取下列措施治療。 

    5.1剪毛去痂為使藥物能和蟲體充分接觸,剪掉患部及其周圍3~4cm處的被毛,將被毛和皮屑收集于污物筒內焚燒或用殺螨藥浸泡,用溫肥皂水沖刷,除去硬痂和污物。 

    5.2重復用藥治療螨病的藥物,對螨的卵大多沒有殺滅作用;因此,應于治療后隔5~7天再治1次,以便殺死新孵出的幼蟲,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 

    5.3藥物治療治療螨病的藥物很多,有些已經停用,現介紹幾種常用藥物。 

    5.3.1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一般每千克體重按0.02mL頸部皮下注射,隔7日1次,連用3次即可治愈。但近幾年從治療效果來看,狐、貉對上述兩種藥有產生抗藥性的傾向。因此,劑量可考慮稍加大,例如按每千克體重0.03~0.04mL使用,隔5日1次,效果較為顯著。 

    5.3.2通滅由美國輝瑞公司生產,為首選藥。該藥治療螨病比伊維菌素和阿維菌素效果明顯,且毒性小,一般使用1~2次即可治愈。 

    5.3.3其它據資料報道,用殺螨靈或敵殺死外用藥液治療,效果明顯,經1~2次治療,即痊愈;但僅適于小面積感染。具體操作方法:將確診為患螨病的病獸保定,剪掉被毛和結痂,用鑷子夾住棉球,蘸取足量的藥液涂擦患部,反復用幾個棉球擦3~4次。涂擦完后將病獸送入原籠,5~7天后,再用上法治療1次,即可治愈。 

    據資料介紹,患螨病的狐、貉,可用2%敵百蟲或15%的濃碘酊涂擦患部2次以上,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5.4隔離治療 當狐、貉發生螨病時,要進行全群檢查,發現病獸立即隔離治療。污染的籠具用2%~3%熱克遼林或來蘇兒溶液消毒。最好在治療病獸后,立即用上述藥液對籠具和環境進行徹底消毒,不留隱患。為防止螨病蔓延,治療處理患獸所剪下的痂皮、被毛須全部銷毀。引入新的品種時,應進行嚴格檢查,并隔離飼養一段時間,確無螨病時再混群飼養。飼養人員與病獸接觸后,應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