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玉米黑穗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

   日期:2015-06-0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3    
    一、發生癥狀: 
      
    玉米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統性病害,一般到穗期才出現典型癥狀。雄穗受害多數病穗仍保持原來的穗形,部分小花受害,花器變形,穎片增長呈葉片狀,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癭,外包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冬孢子)發病重的整個花序被破壞變成黑穗。病果穗較粗短,基部膨大,不抽花絲,苞葉葉舌長而肥大,大多數除苞葉外全部果穗被破壞變成菌癭,成熟時苞葉開裂散出黑粉。 
      
    二、發生原因: 
      
    玉米黑穗病無再侵染,發病程度取決于品種的抗性、菌源數量及環境條件等因素。 
      
    1.品種抗性:品種間抗性差異大(但無免疫品種)。 
      
    2.菌源數量:連作地發病重,因連作土壤中的菌量會迅速增加。 
      
    3.環境條件:播種至出苗期間的土壤溫、濕度條件與發病有密切的關系。病菌萌發侵入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土壤含水量20%時侵染最適。 
      
    三、防治技術: 
      
    1.積極選育和推廣抗病品種。不同的玉米品種對黑穗病的抗性有明顯的差異,選育和推廣抗病品種是控制黑穗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2.普遍實行輪作倒茬。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是減輕玉米黑穗病的有效途徑。特別是玉米黑穗病嚴重的地方,要多種一些薯類、豆類和花生、瓜菜等作物,努力避免連續多年重茬種植。實在倒不過茬的,也要輪換種植抗病品種。 
      
    3.規范購種渠道。要從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購買種子,大力推廣使用包衣種子或進行藥劑拌種,對不包衣的種子,播種前要拌種,用立克秀、銹粉寧、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藥劑統一拌種,悶種4小時,晾干使用。干旱年份、旱坡地,提倡使用速保利藥劑拌種,力戒“白子”下種。 
      
    4.結合田間管理及早鏟除或拔除病株。病害嚴重的植株,在玉米抽雄前即可表現出發病癥狀,如植株矮化型、叢生型、多分孽型等,最顯著的特征是節間縮短,植株矮化,葉色深綠,葉片增厚,頂端向一側彎曲。根據上述表現癥狀,可結合中耕除草及早鏟除病株。玉米抽雄后,病穗上的黑粉尚未散落前,要及時割除并帶出田外統一深埋,同時將病株割倒放于田間。不要用病株病穗做飼料,也不要用其積漚肥料。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