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菌絲體在培養過程中,尤其是菌絲發滿以后,溫度在20℃以下,一經光線刺激很快會出現原基,平菇原種、栽培種最為常見。如果二、三級菌種表面出現少量的原基,是菌絲生長階段已成熟、生活力強的標志,應趁菌齡短時盡快使用。接種時應將較大的平菇原基剔除(以免污染雜菌),若已長成菌蕾或平菇,這樣的菌種屬老化菌種,其生活力、抗雜菌能力均明顯下降,不能再作菌種使用,只能搬入發生室讓其出菇。平菇二、三級菌種長子實體雖是正常情況,但在生產中應盡量避免。
防止菌種長菌蕾的措施有: (1)要緩慢降溫,因平菇具有變溫結實性,溫差過大就會刺激出菇。所以,低溫保存菌種時要逐步降溫。 (2)避光,以防光敏效應刺激出菇。 (3)少加鈣質元素:如石灰、石膏及過磷酸鈣等,適當增加含氮物質,如麥麩、米糠類。因鈣有促進子實體形成的作用。
防止菌種長菌蕾的措施有: (1)要緩慢降溫,因平菇具有變溫結實性,溫差過大就會刺激出菇。所以,低溫保存菌種時要逐步降溫。 (2)避光,以防光敏效應刺激出菇。 (3)少加鈣質元素:如石灰、石膏及過磷酸鈣等,適當增加含氮物質,如麥麩、米糠類。因鈣有促進子實體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