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枇杷大棚栽培技術要點

   日期:2016-03-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6    
  浙江省余杭塘棲軟條白沙枇杷馳名中外,但成熟期短而集中,與福建枇杷產區相比,成熟期晚,明顯缺乏市場競爭力。為了調節市場供應,可進行枇杷大棚栽培,充分發揮白沙枇杷名牌效應。因我省尚未進行此項栽培技術研究,從江蘇洞庭大棚枇杷栽培經驗來看,大棚栽培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早25天左右,可調節水果淡季,供應五一節日市場。如大棚經過改良,完善保溫措施,改進溫、濕、光、氣調控,成熟還可再提早10天以上。枇杷大棚栽培避免了凍害,每666.7m2產量可達450kg。但從大棚栽培情況來看,每666.7m2產量不宜超500kg,才利于優質豐產。枇杷大棚栽培早熟的關鍵是溫度管理。試驗推廣時,建議采用矮化密植栽培,竹制骨架大棚,以降低成本,達到優質豐產增效的目的。現將有關大棚栽培要點總結介紹如下,供各地借鑒與參考。 

  建棚、樹齡、設備: 

  12年生枇杷園內,品種為白玉(江蘇吳縣著名白沙枇杷品種),株行距3×4 m,南北向栽植。大棚采用鋼架結構拱棚,棚高3.6m ,寬(跨度)8m,長16m。塑料棚膜采用普通大棚膜,采用高保溫無滴棚膜。棚北面設立遮陽網風障,棚頂在12月下旬起再覆蓋遮陽網。樹冠下鋪銀灰色反光地膜。棚內放置百葉箱,有干、濕度溫度計各一只,最高、最低溫度計各一只,雙金屬溫度、濕度各一臺,觀測溫、濕度。 

  大棚栽培管理技術: 

  (1)蓋膜前: 晾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樹盤開溝,晾根半個月,促使開花整齊,提高抗寒力。 

  花前肥:晾根半個月后,每株施雞糞廄肥35kg,菜餅2.5kg,復合肥0.7kg,尿素0.3kg,隨即灌水覆土。 

  (2)蓋膜: 蓋膜前1~2天,噴靈福500倍液防治葉片病害。11月下旬,即“小雪”至“大雪”之間,平均氣溫降至100C時,第一次較強冷空氣來臨之前,對大棚覆蓋棚膜。蓋膜時期不宜過早或過晚。蓋膜前,樹冠即鋪銀灰色反光地膜,以利保墑、防草、增加地溫,防止土壤水分蒸發降低濕度。 

  (3)花期: 溫、濕、氣、光的調控:白天溫度控制在15~250C,夜間10~150C,相對濕度白天70~85%。花期濕度對枇杷授粉受精影響很大,濕度過大,溫度又較高時(150C以上),花藥、柱頭很容易受潮膨脹,產生灰霉,嚴重影響授粉授精,造成敗花、子房萎縮,末能膨大即脫落。因此,花期須經常打開通風門窗和掀開兩側棚膜,通風換氣,降濕降溫增光。早晚或陰雨天氣,每天利用白灼燈補光3~4小時。 

  疏花疏蕾: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花穗支軸分離,即行疏花疏蕾,宜早不宜遲。疏除過多過密花穗及弱枝花穗,一般三去一、五去三,使營養枝與結果枝比例為1:1,以保證連年豐產。同時,留下的結果花穗剪去花穗1/2~2/3,留中下部3~4個支軸結果,疏去遲開的花,保留早開的花。12月上中旬,每株澆30%人糞尿50kg。 

  (4)幼果期(1~2月)溫、濕、氣、光的調控;此時主要是保溫。白天溫度控制在7~180C,夜間5~100C,避免-30C以下的低溫和晝夜溫差過大。日較差100C以下為宜,同時,低溫后要注意避免升溫過快過急,預防幼果受凍,確保幼果正常發育。由于此期已加蓋遮陽網,光照強度明顯不足,必須在早旬開燈補光4~5小時,陰雨天白天全天補光。晴天中午前后,棚溫仍能達250C以上,最高達300C以上,所以在10~140C時仍應視溫度、風向等天氣情況開窗掀膜、通風換氣,把溫度降低到200C左右為宜,特別是寒流過境前,要降低棚溫50C左右,以免降溫過劇而造成損害。 

  肥水管理:此期肥水十分重要,對果實膨大影響較大。1月下旬追肥一次,每株施復合肥0.6kg,尿素0.4kg,30%腐熟菜餅肥50kg,2月中旬,再澆40%人糞尿50kg,定期掀開地膜,以利于土壤通氣和養分分解過程產生的二氮化碳的釋放,增加棚內二氮化碳濃度,增強光合作用。 

  疏果定果 :2月中下旬,幼果1cm時疏果,每枝留果2~4只,4葉以下的枝不留果,以主梢結果為太,副梢結果為輔,壯枝多留,弱枝少留或不留。疏果后10天,根據枝葉定果,進一步選優去劣,疏除過多的果,每枝留果1~3只,使葉果比達11~15:1。 

  修剪:結合疏果進行,主要疏除弱枝、病蟲枝和過密枝,適當回縮不結果枝的長枝,避免枝條密擠,交叉重疊,影響光照。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