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銀龍魚的繁殖配對

   日期:2016-03-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6    
   銀龍的繁殖不容易,當然比繁殖孔雀魚、神仙魚要困難得多。龍魚基本上雌、雄同形,不容易從外型上判別。至少要養2年半至3年的雌魚才有產卵能力。體長約40~50厘米。當卵發育接近成熟時,雌魚的腹部既使空腹也比雄魚的飽滿,臉形也比較圓潤。雄魚約比雌  

  魚晚一年,至少須3年半至4年才有生殖能力。身長比雌魚大一點,約50~60厘米,所以胸鰭稍大,有雄性強壯的感覺。大部分雄魚體高特別高。  

  自然配對:這種方法首先把5~6條混養在一起,讓它們自己培養感情,這是一種理想的自然配對形式。如果從幼魚開始混養在一起的話,成功的機率會比較高。盡管如此,中途為了繁殖才開始混養的也有效。中途加魚千萬不要只加1尾,只加1尾進入魚缸會被原來的魚欺負受傷,不及時處理,甚至會死亡,最好一次混養2~3尾,就不會欺侮魚了。我們的經驗養龍魚最好是單數。 

  為了繁殖,魚缸越大越好,最小也要200厘米X60厘米X60厘米,最好是200厘米X90厘米X60厘米,寬一些更好。我們是用250厘米X100厘米X60厘米的池子,一面是玻璃,三面砌白瓷磚,便于觀察??傊w大一些,混養的魚略多幾條,成功的機率會大一些。  

   人工配對:在大水槽中,把一雄一雌各放在水槽兩邊,隔板上一定要打洞,這是因為隔離時要讓水可以循環。若疏忽了這一點,在拿開隔板時,水的酸堿度會產生劇烈變化,魚的鰓或表皮粘膜令抵抗力減弱,易得病。  

  隔板插入后,讓魚適應環境,同時觀察它們的反應。剛插上隔板的時候,紅龍會因受驚而跳出水面,暫時不吃餌料等情況,習慣后就好多了。  

  任何一條龍魚,一旦性成熟階段,自然而然就會開始表現出要繁殖的行為來,這時取出隔板,就會看到特殊的追尾動作,接著可能會互相咬魚鰭的部位,特別是從臀鰭到尾鰭這一段,龍魚會受到驚嚇而跳躍,或沖撞,甚至會造成龍須斷落或出血的情形,短時間不會造成傷害,因為龍魚的體形大,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幾天后如果緩慢地在水族箱中游動,開始有親密地靠在一起的舉動出現,配對就成功了。如果仍打斗厲害,就要重新隔離了。  

  龍魚到繁殖時體形很大,不要輕易移缸,以免造成傷害或長期不進食。萬一需移缸時,至少要將原魚缸一半以上的水移入新缸。雌、雄魚激烈爭斗一直持續,完全沒有停止的跡象時,可能原因是:配對的龍魚可能不是一雌一雄;可能有一方未達到性成熟還不想配對;有時配好了對,彼此想要親密的靠在一起,但其中一尾又受到很嚴重的外傷,是否先隔開養傷等等,這些問題都是繁殖龍魚的困難,養殖者往往被龍魚的配對所干擾,造成龍魚繁殖時困難的誤解。  

    我國則是因為許多養殖者水族精水體太小,養的龍魚或者缺雄或缺雌,雌魚到性成熟時一定要產卵,不少人在龍魚產卵時讓我去看過,一檢查無雄魚,卵沒受精,怎么能繁殖?加上龍魚在我國冬季要加溫,水體又要大,至今尚無人認真去繁殖,既使有成功構例子也是少量的魚而不能供應市場。銀龍仍然靠大量進口,滿足市場。  

  除了配對的困難之外,還要注意配對期的水質管理,因正在配對中,龍魚都會有受傷的現象,水質就特別重要,要避免龍魚因水質惡化患酸性過多疾。  

  注意事項:  

 ?、亠曫B龍魚的餌料要注意不要超量,要及時檢查殘餌并取出;  

 ?、诎l現有患病的狀況時必須進行藥浴治療,并要防止沒有得病的魚被感染。進行治療時要特別注意,龍魚對市售的藥劑抵抗力很弱,對許多藥都較敏感,如使用甲基藍要比一般規定量少很多。一般而言,使用規定量的1/10或者更少。我們的經驗是,采用四環素或土霉素浸泡龍魚,治療疾病效果頗佳,也較安全。藥浴期間要注意比平時多換些水;  

 ?、郾3謕H值在6.2~7.2之間,防止息酸性過多癥。  

  不過,龍魚在這個時候受傷與平常不一樣,龍魚忙于生產,發炎、出血大都可以自行痊愈,故很多人不采用藥浴。  

  配對成功后,雄魚追逐雌魚,追至雌魚臀、尾鰭到處傷痕累累。不久,兩尾魚感情逐漸變得越來越好,雌、雄魚親密的靠在一起回旋游動。漸漸地雄魚吻啄雌魚的頻率會逐漸地增加,有時還會看到龍魚一面抖動著胸鰭,一面發出聲響,有時這種求愛現象會一直發展到產卵為止。雌魚也吻啄雄魚,仔細看溫和得多,就好像撫摸雄魚一樣。親密洄游一段時間后,它們就會靜止在水族箱底部,此時兩尾龍魚會親密地靠在一起,緊緊地平行貼靠在一起。這個地方就是它們選中的產卵場所,這時要將水族箱用紙或其他東西遮蓋住 2/3左右,遮光可使龍魚更加安心,便于產卵。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