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泥鰍稻田精養技術介紹

   日期:2016-03-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1    
   泥鰍又稱鰍魚,在分類上屬鯉形目,泥鰍科,泥鰍屬,分布于我國淡水的河流、溝渠、水田池塘等,是較常見的淡水經濟魚類。  

  泥鰍肉質細嫩、味美,營養豐富,有水中人參之美譽,不僅有較高食用價值,還有一定的藥用功效,能調中益氣、解渴醒酒、利小便、壯陽、收痔等,是著名的滋補食品之一。民間有用泥鰍治療肝炎、小兒盜汗、皮膚搔癢、跌打骨傷、腹水、小便不通等病患,效果頗好。隨著人們對它認識的提高,泥鰍身價倍增,逐漸成為國人在餐桌上的佳品。泥鰍在國內的需求量很大,價格在(15~20)元/kg,在國際市場也十分暢銷,2005年僅連云港口岸出口活泥鰍2199.17t,貨值達364.9萬美元,大力發展泥鰍養殖前景十分廣闊?,F將稻田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稻田的選擇與準備  

  1、稻田選擇 選擇水源充足、水質好、排灌方便,土質肥活疏松,腐殖質豐富,保水性能好的田塊作為養殖泥鰍的稻田。  

  2、防逃設施 稻田田埂應高出水面30~40cm,田埂內側應盡量陡峭光滑,可用木板擋于內側,并將木板上緣做成遮板狀,以便阻擋泥鰍逃逸,木板應打人泥中20cm,以防泥鰍從下面鉆逃。另外在進排水口均設置魚網或攔魚柵,設于稻田的斜對角,以減少進水口田面產生死角。  

  3、開挖魚溝魚坑 放養前在田四周和排水口附近或其他適當地方開挖魚溝。魚溝寬約40~50cm,深40cm左右,在通往排水口的地方挖一個5m2左右的魚坑,魚溝魚坑面積約占稻田面積的8%~10%,這樣有利于解決泥鰍稻田施肥、打藥及曬田對泥鰍造成的傷害,同時也便于泥鰍捕撈。  

  4、施肥 放養前在魚溝內鋪20cm左右的雞糞、豬糞、牛糞等混合有機肥料,肥料上覆蓋10cm稻草和10cm泥土,這樣有利于繁殖餌料生物。  

  二、苗種放養  

  放養時間―般在稻田插秧后10―15d進行。放養前注意選擇規格基本一致、體質健壯的苗種,并用3%―5%食鹽水浸洗魚種5~1Omin。主要依靠天然餌料飼養,每畝放養3―4cm鰍種10~15kg。如果人工投餌精養,每畝放養鰍種40~60kg。  

  三、飼養管理  

  泥鰍餌料較為廣泛,麥麩、豆渣、蚯蚓、豆餅以及人工配合餌料均可攝食。投喂餌料要注意營養平衡,盡量選用物美價廉、營養全面、適口性好的全價配合飼料。每畝投喂2次,日投飼量為泥鰍體重的3%~5%,視魚的吃情況增減,投餌地點應選在魚溝內。  

  四、田間管理  

  養殖泥鰍的田間管理主要是水質管理。要勤觀察,發現水色發黑或過濃要及時加注新水,保持田水深6cm左右。溫度超過30℃或水質過肥時,則適時沖加新水,以調節和改善水質水溫。施用化肥、農藥,要嚴格控制用量,每次每畝施尿素4~5kg,硫酸銨8~1Okg。使用農藥應選用高效低毒農藥。施藥前應加深水位,施藥時,噴嘴向上,盡量減少藥液落水。要勤巡查,注意防害防逃,特別是悶熱天氣、下大雨和平時灌水時,都要及時檢查攔魚設備,防泥鰍逃逸。還要注意蛇、鴨、兇猛魚類等泥鰍敵害,加強管理,及時捕殺或驅趕,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五、捕獲  

  泥鰍的起捕方法較多,有籠捕、藥物驅捕;網捕等,通常采用鰍籠裝餌誘捕?;\捕是根據泥鰍的習性,將籠設置在稻田的魚溝里,在籠中放進小麥粉、米糠和魚粉煮熟后做成的餌料團子。籠子設置時間一般選在晚上,這樣起捕效果好些,1h左右收獲一次。利用這種方法捕撈,一次可捕獲飼養量的50%~80%。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