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如何搞好鵝的選種選配

   日期:2016-02-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9    
   留種方法選擇種鵝應在以下兩個時期進行:第一次選擇在種鵝70~80日齡時進行。將生長發(fā)育快、體重大、健康狀況良好、羽色等外貌特征符合該品種要求的留做種鵝,選留數應比計劃留種數多10%~20%。第二次選擇在種鵝180~200日齡時進行。此時的種鵝群已發(fā)育充分,鵝的第二性征明顯。種公鵝要求頭大頸粗,體格健壯,身體各部分發(fā)育勻稱,雙翅緊貼軀體,額部肉瘤明顯,眼大有神,胸深背寬,身長,脛粗長,腿間距寬,行走穩(wěn)健,鳴聲洪亮等,同時將陰莖發(fā)育不全或發(fā)育不良的公鵝淘汰。 

  種母鵝要求頭清秀,頸細長,體型碩大,羽毛整齊、緊密、有光澤,前軀較淺,后軀寬深,腹部圓大,脛結實、強健,腿間距寬。配種年齡適時配種能發(fā)揮種鵝的最佳效益。公鵝配種過早不僅影響自身的生長發(fā)育,而且精液質量差;母鵝配種過早,則會導致種蛋合格率低,雛鵝的品質差。一般中小型鵝種從出殼到性成熟需要7個月左右,大型鵝種需要8~10個月,而且公鵝的性成熟時間比母鵝晚,中國鵝性成熟較早,歐洲鵝性成熟較晚。 

  配種比例公、母鵝的配種比例是否恰當直接影響種蛋的受精率。鵝的配種比例因種鵝的品種、年齡、配種方法、配種季節(jié)、鵝合群的時間長短以及飼養(yǎng)管理等諸多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小型鵝種的公母比例為1∶6至1∶7,中型鵝種的公母比例為1∶4至1∶5,大型鵝種的公母比例為1∶3至1∶4。青年公鵝和老年公鵝參與配種時母鵝的數量應適當減少,而體質強壯的適齡公鵝參與配種時母鵝的數量可適當增加。繁殖季節(jié)到來之前,可適當提早合群,合群初期公鵝的數量可適當提高。在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尤其是放牧時公鵝的數量可適當減少。 

  配種方式種鵝的配種方式分為自然配種和人工輔助配種兩種。自然配種是指在母鵝群中放入一定數量的公鵝,讓其自由交配。當公鵝體型較大而母鵝體型較小,自然交配有一定困難時,需要進行人工輔助配種。在利用大型鵝種作父本進行雜交改良時,常常需要采取這種配種方式。實施人工輔助配種時,操作人員應先把公、母鵝放在一起,讓它們彼此熟悉并進行配種訓練,待其建立起交配的條件反射后,將母鵝按壓在地,使其腹部觸地,頭朝向操作人員,尾部朝外,公鵝就會主動前來爬跨。 

  利用年限一般來說,母鵝自開產起產蛋量逐年提高,到第四年開始降低,也就是說,種母鵝一般可以利用3~4年。也有些小型早熟鵝種,如我國的太湖鵝、前蘇聯(lián)庫班鵝,其產蛋量以第一年為最高。對這些種鵝只可利用1年,一到產蛋末期、少數鵝開始換羽時就將其全部淘汰。 

  為保證鵝群高產、穩(wěn)產,在選留種鵝時要保持適當的年齡結構。一般鵝群的年齡結構為1歲母鵝占30%、2歲母鵝占35%、3歲母鵝占25%、4歲母鵝占10%。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