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瓜又叫魚翅瓜。現介紹有關的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利用人造的植物根際環境去取代天然土壤栽培作物的現代農業新型技術。它不像傳統的栽培技術那樣在土壤里栽培,而是將作物栽培在人工配制的營養液里,或者栽培在特殊的介質(如河沙、蛭石等)中,適時定量供給營養液(也稱培養液),以滿足植株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等生理所需。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生產出的農產品,吸收了傳統農業技術和現化生物技術之精華,產品優質無公害,既符合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生物多樣性發展趨勢,也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標準,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珠海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通過3年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金絲瓜的試驗研究,成功總結出一套比較規范的科學操作技術系統,現介紹如下: 五大優點 生長周期短產量高 無土栽培金絲瓜從播種至初收僅需85天,在大棚溫室條件下可周年種植,全年平均畝產量2500—3000公斤。 品質優商品性好 無土栽培通過控制營養液的成分和濃度,甚至采用調控環境來提高作物的營養成分。其商品外觀和糖度、維生素及其它礦物質的含量均明顯提高。同時,由于無土栽培可避免重金屬離子、寄生蟲、病原菌及人糞尿、農藥、除草劑等對農產品的污染。 省時省力省肥 無土栽培改革了傳統的農藝操作,可以機械化甚至自動化生產,無需翻耕、除草,大大節省勞動力。同時還可減少肥料水分流失,省水省肥50%—80%。 克服土壤連作障礙 無土栽培可避免土壤傳染性病害,防止土壤鹽類積聚,也可避免土壤缺素癥。設施設備經清洗、消毒后可連作其它作物。 不受土壤條件限制 只要陽光、溫度、水源充足均可進行,不受土壤限制。由于受設施保護,外界環境條件變化影響不大。 操作規程 一、播前準備 1、品種選擇 大果型品種、小果型品種均適宜溫室栽培。 2、栽培槽的準備 溫室種植槽一般選用長12—13米、寬0·5—0· 6米、高0·15—0·2米的磚灰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安裝好排水和灌溉系統,將種植所用的椰糠與細沙按1:1的比例拌勻作為基質放入槽內。若是第1次使用的基質,可直接放入槽內。若是重復使用的基質,須經過太陽暴曬7—15天后,再放入槽內,澆透水,待種植。 3、育苗移植 浸種 選擇優良瓜種,用清水淘洗后,在50—60℃的清水中浸泡5分鐘,并不斷攪拌,取出后放入30℃的清水中浸5—8小時。 催芽 在25—30℃的恒溫條件下,將浸泡過的種子進行催芽24—30小時,要求芽長達到3—5毫米。 播種 將催芽后的種瓜,點播在育苗盤或育苗床中,平均每平方米面積播種800—1000粒。 苗齡 日歷苗齡為溫室10—15天,生理苗齡為2葉1心期。 二、適時定植 1、出苗 將達到苗齡的瓜苗,移入栽培槽,選晴天上午進行。 2、基質 定植槽中為沙與椰糠的混合基質,比例1:1,澆透水,待定植。 3、基肥 定植前每畝應施入300—400公斤的烘干雞糞(含全氮3· 5%,全磷3·0%,全鉀3·5%,有機質大于25%,微量元素大于0·5%),施入后要充分拌勻。 4、種植規格 株距50厘米,行距60厘米,平均每畝栽800—1200株(氣溫較低的季節可適當密植)。 三、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在生長的各個生育期應及時追施烘干雞糞3次,一般畝施20—50公斤,每天上午澆水1次,陰天可停澆。每次追肥后都要適量灌水。 2、整枝綁蔓 溫室必須采用支架栽培,當苗高25—30厘米時引蔓上架,座果后將側蔓摘去,以主蔓結瓜為主,每株留2—3個瓜。 3、人工輔助授粉 在開花期間,每天上午8—9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是用毛筆蘸取花粉抹雌花柱頭,也可摘雄花直接觸抹雌花。 4、病蟲害防治 一般以農業防治為主,即保護通風透氣、放置防蟲網等措施,主要病害是白粉病,防治方法是噴施粉銹寧,常用濃度為1500倍液。 四、采收貯藏 1、采收 嫩果在謝花后15—20天即可采收,老果在謝花后25—35天、果皮堅硬、顏色金黃時采摘。成熟時瓜長20—30厘米,橫徑10—15厘米,單瓜重0·7—2公斤。 2、貯藏 老熟果在常溫下可存放2—3個月,在10℃左右陰涼干燥條件下可存放5—6個月,也可在3—4℃條件下冷藏3—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