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層高的架子上擺放著一袋袋的香菇菌袋,菌袋裂口處是一朵朵肥厚的香菇。初冬時節,在登封市白坪鄉石門村一座座大棚內,數十個村民采摘香菇,忙得不亦樂乎。
石門村地處深山,周圍沒有污染性的工礦企業,生產綠色香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一座大棚內,村民梁順德一邊采摘香菇,一邊給筆者介紹起了他的綠色種菇經:“要想生產出無公害的綠色香菇,培養料的原料一定要選用沒有被污染過的,使用的水源也都要選擇不被污染的山泉水。除此之外,在生產過程中還得按照技術規程去做。”
種植香菇比較復雜,主要分為培養料裝袋、發菌和出菇幾個階段。梁順德說,培養料中的木屑要用100℃高溫消毒,蒸2~3天,培養料配比按照雜木屑78%、麥麩20%、糖和石膏各1%含水量60%左右,養菌接種要在30℃以上的室內進行;在發菌階段,要將培養料袋刺孔,每袋一般掌握在100個左右,深度為1.5厘米,要保持室內的溫度(24℃~26℃)和通風,讓菌種充分吸收氧氣,發菌階段要60天左右;出菇之前要先用水浸泡菌袋,等培養料的顏色變得比醬油色淺一點,袋子由實變虛就可以上棚了,上棚后3~5天就能出菇了;冬季出菇時,大棚里用暗火加溫,保持在3℃~5℃,暗火燃燒生成的氣體要用煙囪排出棚外。
當筆者問起他種植香菇的收入時,梁順德說:“去年種香菇凈收入2萬多元,今年俺的種植規模擴大到20座大棚,收入自然會更高。”
石門村地處深山,周圍沒有污染性的工礦企業,生產綠色香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一座大棚內,村民梁順德一邊采摘香菇,一邊給筆者介紹起了他的綠色種菇經:“要想生產出無公害的綠色香菇,培養料的原料一定要選用沒有被污染過的,使用的水源也都要選擇不被污染的山泉水。除此之外,在生產過程中還得按照技術規程去做。”
種植香菇比較復雜,主要分為培養料裝袋、發菌和出菇幾個階段。梁順德說,培養料中的木屑要用100℃高溫消毒,蒸2~3天,培養料配比按照雜木屑78%、麥麩20%、糖和石膏各1%含水量60%左右,養菌接種要在30℃以上的室內進行;在發菌階段,要將培養料袋刺孔,每袋一般掌握在100個左右,深度為1.5厘米,要保持室內的溫度(24℃~26℃)和通風,讓菌種充分吸收氧氣,發菌階段要60天左右;出菇之前要先用水浸泡菌袋,等培養料的顏色變得比醬油色淺一點,袋子由實變虛就可以上棚了,上棚后3~5天就能出菇了;冬季出菇時,大棚里用暗火加溫,保持在3℃~5℃,暗火燃燒生成的氣體要用煙囪排出棚外。
當筆者問起他種植香菇的收入時,梁順德說:“去年種香菇凈收入2萬多元,今年俺的種植規模擴大到20座大棚,收入自然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