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豆菌核病發生與防治

   日期:2016-01-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5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見病害,主要造成莖稈腐爛,病變部位蒼白色,莖稈內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斷。這兩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發生趨勢。
    發生原因及特點:
    1.田間菌核數量大大豆菌核病病菌屬真菌,在大豆莖上形成圓柱形或鼠糞狀菌核,其形狀不規則,大小1~4毫米?~7毫米,菌核在多雨、潮濕并有光照條件下萌發,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種子間的菌核越冬,種子也可帶菌。
    2.環境因素在大豆開花期,土表溫度高,空氣濕度大,降雨量大,有利于此病的發生。
    3.種子攜帶菌核如果連年使用上一年收獲大豆作為種子,可能造成種子內菌核殘留量加大,致使大豆菌核病發生逐年加重。
    4.栽培管理不當 種植密度大的地塊大豆菌核病發生重。其原因是過分密植會造成通風不良,濕度過大,有利于發病;鄰近向日葵和油菜的地塊大豆菌核病發生重;另外,重迎茬地塊大豆菌核病發生重。
    防治對策:
    1.合理輪作換茬 大豆菌核病只傳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實行三年以上輪作,避免與向日葵、油菜地相鄰,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傳播蔓延。
    2.精選種子播前要篩除混在大豆種子中的菌核,選用無菌核的抗病良種播種。
    3.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排淤治澇、平整土地、開溝排水,防止積水和流水傳播,在大豆封壟前及時鏟趟,消滅萌發的菌核和子囊盤。發病嚴重地塊大豆收獲后要深翻,將病殘體和菌核翻入地下。
    4.藥劑防治在大豆開花期,大豆菌核剛開始萌發出土到子囊盤形成盛期,于壟臺土表噴灑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噴灑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30公斤,噴灑過上述藥劑的地塊防治大豆菌核病效果可達85%以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