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冬暖式大棚黃瓜霜霉病

   日期:2016-01-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7    
 黃瓜霜霉病發病快、易流行、危害重,是大棚黃爪生產的首害。據近兩年的試驗和實踐,對黃瓜霜霉病的防治,在選用抗病品種的基礎上,狠抓生態防治,輔之以藥劑保護,可有效地控制其發生和危害。
    一、選用抗病品種 抗霜霉病能力較強又適宜于大棚生長的黃瓜品種主要有津春3號、長春密刺等。
    二、生態防治 即通過調控棚內溫度和濕度,創造一個不利病菌繁衍和侵染而卻能保證黃瓜正常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從而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1. 根據黃瓜霜霉病生態防治的溫濕度指標要求,對大棚內溫度、濕度進行管理。全天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
    ①日出后盡快使棚溫升至20~30℃,超過30℃開始放風排濕,當相對濕度降至并保持60~70%時,速將溫度提至30℃,以滿足黃瓜光合作用的需要,同時阻止了病菌的侵染和控制病害的發生;
    ②下午棚溫保持20~25℃,以便植株運輸和轉化有機質,但這個溫度適宜病菌的萌發和侵染,此時應將濕度降至60%左右,單因子控制病害的發生;
    ③日落以后注意保溫,防止棚溫下降過快和濕度急劇增高,子夜以前溫度保持15~20℃,濕度低于85%,由濕度單因子控制病害發生。如果濕度超過85%,應把溫度降至13~15℃,由溫度控制病害發生;
    ④子夜后至日出前,棚內濕度隨著溫度下降而升高,當濕度超過90%以后,應用10℃~13℃的棚溫控制病害,并可降低黃瓜植株的呼吸消耗。再通過放風排濕限制黃瓜葉面保持水膜。水滴的時間。日平均最低溫度在13℃以上,可整夜放風。
    2.合理澆水是控制棚內濕度的重要措施。總的要求是晴天澆水,陰天不澆;上午澆水,下午不澆;暗水澆(膜下暗灌),明水不澆。澆水后要立即閉棚升溫,當棚溫達30℃時放風排濕。
    3.霜霉病發生較重時,可選擇晴天進行高溫悶棚。悶棚前一天必須先澆水,第二天中午使棚溫升高到45℃,持續2小時,可殺死植株上和土表面的病原菌。然后慢慢放風,棚溫降到25℃時再閉棚。10天左右高溫悶棚1次,連續2~3次。
    三、化學防治
    1、噴粉 一般使用5%百菌清粉劑,每畝次噴1000克。用豐收5型噴粉器均勻對空噴粉,不能對著植株噴。視病情,每隔8~10天噴1次,連噴4~5次。晴天必須在清晨或傍晚進行,陰雨天全天可噴藥。
    2.煙熏 在中心病株出現時立即用20%百菌清速克靈復合型煙霧劑煙熏防治,每畝次250克。傍晚閉棚后,將藥片均勻置于棚內,點著煙后閉棚,次日早晨通風。隔7天熏一次,視病情熏4~5次。
    3.噴霧 防治黃瓜霜霉病的藥劑較多。可交替使用,提高防效。可用25%瑞毒霉800倍液、40%乙磷鋁250倍液。72%杜邦克露600倍液和72%普力克600倍液噴霧,每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